0 %
  逢年過節,常常聽到「南北貨」三個字,但到底「南北貨」又是什麼呢?比較通俗的說法是:來往台灣南北各港口的郊商所組成的公會組織名稱衍生而來。
 
  南北貨,只是一種通稱,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乾燥。以前科技不發達,使得食物不容易保存,因此南北貨大多經過人工再製,比起新鮮食品更容易保存。所以說:「南北貨是來自四面八方各地不同的食材,而且主要是以乾貨為主。」乾貨是指食物經乾燥處理後,較耐貯存及運輸的食品。
 
山產類乾貨
 
 
  香菇:分為新鮮香菇與乾香菇,為了流通及保存上的方便性,乾貨市場看到的多以乾香菇為主。國產香菇的香味較濃郁,且蕈傘大而肉肥;進口香菇則以日本花菇和韓國花菇為主,其蕈傘小而圓,表面具有星芒狀白色線條,香味淡但口感佳。
  國產菇應選香味濃、傘大肉厚、傘緣內捲且傘狀完整者;進口花菇則挑選傘圓且星芒完整清楚較佳。通則是:看顏色,咖啡色新鮮度會比較好;看蕈褶的色澤,乳白或帶淺褐色者是品質比較優的;聞起來要有自然的香氣,避免潮濕或霉味。
 
  木耳:分為黑木耳和白木耳,曬乾的黑木耳營養價值高,有補氣益智、活血止血之效。白木耳又稱雪耳、銀耳,為半透明的白色或淺黃色,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膠原蛋白。新鮮的白木耳呈膠質片狀,半透明、圓盤形,乾燥後收縮為角質狀,硬而脆,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可恢復原狀,表面附有滑潤的粘液。
  乾燥木耳放置於通風、透氣、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常溫下保存期限可達一年。此外,在貯存容器内放入適量的石灰或乾木炭等作為吸溼劑,可防受潮。
 
  金針:有國產和進口,進口較便宜且顏色較淡;國產較貴,大多經過硫黃蒸燻處理,多呈鮮豔的金黃色。金針加工是將鮮蕾殺菁並乾燥至含水量20%,在密閉燻硫室中燃燒硫磺,以漂白、防止褐變。一般硫磺用量是乾花總重量的0.2%,國家食品規定標準是成品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過500ppm以上。
  大部份市售金針均無標示亞硫酸鹽的殘留量,為防止買到過量的二氧化硫殘者,應選擇顏色較淡為佳;好的金針會有淡淡的香味,不好的金針會有強烈的刺鼻味。金針容易氧化,不使用二氧化硫的安全金針,有些咖啡色是正常的,只要烹煮之前預先浸泡換水即可。將金針用清水浸泡,擠去多餘水份,再用清水漂沖數次,如此可減少金針中大部分亞硫酸鹽殘留量,為保障飲食安全,建議避免使用浸泡過金針的水來烹煮料理。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餐飲消息

在法國已經有四十年歷史的舒肥法(sous vide),在台灣卻僅有五年左右的歷史。為了追求食材的最佳口感,台灣的廚師近年來也開始認識、學習此一烹調法。在這裡,我們專訪晶華麗晶酒店集團—集團行政總主廚的法籍Chef Bernard NOEL,擁有多年廚藝經驗的他,一同分享這項烹調技法的奧妙所在。

何謂舒肥(sous vide)?

Noel 主廚強調一般人對sous vide都有錯誤的解釋,他說:「sous vide在法文字面上的意義是指真空儲存(under vacuum)的過程,在1970年代由法國人提出,它指的是食材的儲存方式,透過真空儲存,將空氣抽掉,可以避免因氧化而破壞食材的品質,所以它在當時不算是一種烹調法,而是食材保存法。」而第一位將舒肥法應用在烹調上,是當時法國的廚師Georges Pralus,他用舒肥法烹煮鵝肝,不僅能完整保持鵝肝的外型,油脂不會流失,組織的質感也很好,因此帶動此法的應用。

主廚也提到自己早期在法國餐飲學校學到這項食材保存法,後來廚師廣泛將sous vide與低溫烹調結合,是在2000年左右的事了。完整地說,舒肥低溫烹調法是指將食材密封在真空袋中,放進舒肥低溫烹調機(sous vide machine;簡稱舒肥機)內加熱烹煮,全程必須穩定地維持在大約40-60℃的水溫。使用這種烹調法的目的是讓食材能均勻受熱,且以真空袋密封,食材的水分也不會流失,能保留多汁的口感。

舒肥低溫烹調機

舒肥低溫烹調機

舒肥低溫烹調的溫度與時間如何拿捏?

舒肥低溫烹調的溫度多設定在40-60℃之間。然而,不同的食材都需要不同的溫度和時間來進行處理。因此,最快速的學習方式是藉由廚藝前輩的傳承,自前輩們的經驗分享,提供食材與溫度、烹調時間搭配的know-how。但因為食材種類繁多,如果是一般鮮少使用舒肥法的食材,師傅就必須要有研發的精神,不斷的嘗試,從經驗中累積成know-how。例如法國料理常用的鴨(鵝)肝(Foie Gras)多採用56℃的溫度,放置時間可從4天至2個星期不等皆可,就視廚師的需要決定。而Robin’s推出的36小時慢燉牛小排,則是置於舒肥機36個小時。

哪些食材適合進行舒肥低溫烹調?

目前常看到餐廳推出「舒肥牛肉」這道菜餚,但Noel主廚指出,是否使用舒肥低溫烹調法,要回歸到廚師對於食材的了解。他以牛肉為例,若使用肉質鮮嫩的菲力牛排,則不需要使用舒肥法,原因是舒肥主要是要使食材的口感提升,變得細嫩(tender),但菲力本身肉質細嫩,不需要錦上添花,和牛也是一樣的道理。但若像是帶骨牛小排就非常適合使用舒肥低溫烹調,可藉其處理過程提升肉質的嫩度。蔬菜、水果、海鮮等也都可以進行舒肥的烹調處理,但必須要拿捏其食材是否適合?而功力就要看廚師本身對於食材的熟悉度。上述曾提到的「鴨肝派佐蜜漬水果」這道菜,由於鴨肝非常適合搭配甜味的佐料,因此在真空袋內的食材搭配上,是將水果如西瓜、蘋果、哈密瓜搭配肉桂、香料、紅石榴糖漿、糖水等,一起真空滲透。因此熟悉食材、並知道何種配料最為適當,便能舒肥出一道好料理。

另一道Noel主廚示範的冷菜--「低溫慢煮舒肥鮭魚」(Slow Cooked Salmon)便是採用45℃、15分鐘的舒肥低溫烹調。先將鮭魚、橄欖油、羅勒(basil)一起用真空袋封住,再進行舒肥低溫烹調。鮭魚與橄欖油、羅勒是極佳搭配,透過這樣的烹調法,味道可以完全融合。Noel主廚則開玩笑說他並沒有煮(cooking)這道菜,因為沒有用到火,就不算有做菜(cooking)。

低溫慢煮舒肥鮭魚(Slow Cooked Salmon) Noel主廚 Chef Bernard Noel

低溫慢煮舒肥鮭魚(Slow Cooked Salmon)

舒肥低溫烹調的優缺點?

食材若置於40-60℃的環境是最容易滋生細菌,唯有低溫或是高溫才能夠殺死細菌,但常常煎或是烤的烹調法會讓食材變得乾硬、乾澀。舒肥將食材以真空儲存,不僅可以除去空氣、並可留住水分,加上低溫烹調設定的溫度-- 40-60℃,能夠呈現食材的最佳口感又不會滋生細菌,是其優點。但因為要花費時間在準備食材的真空保存,加上需長時間低溫烹煮,相當耗費時間、精力,可以說是其缺點。

何種情形下適合使用舒肥低溫烹調?

「烹調法有相當多可以應用,然而何時採用舒肥低溫烹調,全看廚師自己本身希望做出甚麼樣的菜餚(the dish you want to present)。」Neol主廚這樣解釋,如果是米其林等級的菜餚,重視各項細節、品質,包括口感,其實相當花時間的舒肥低溫烹調就有可能被應用在適當的食材上。因此,廚師自己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呈現出甚麼樣的菜餚,才進一步思考需要以何種烹調法來處理食材,而不是一桿子打翻其他的烹調法。

舒肥低溫烹調是否適用在中餐菜餚?

雖然Noel主廚沒有吃過用舒肥法的中式菜餚,但他認為舒肥法當然可以應用在中餐。只是對於中餐師傅而言,舒肥低溫烹調是一項全新的概念與技術,因此需要不斷的嘗試(try and try),一步步(step by step)的進行研發,才會有經驗的累積,再與中餐的烹調過程進行融合。

消費者的教育、解說

陪同採訪的現場,尚有Robin’s餐廳的副協理Allson。Allson是專門負責菜餚的解說部分,他提到:「舒肥料理是需要與客人進行解說的,這樣客人才會了解食材好吃的源由,回鍋再點舒肥料理的客人也佔有一定的比例。」Allson並提到舒肥料理在Robin’s應用逐漸普及的原因:「因為過去幾年來,晶華酒店邀請多位的外籍客座主廚來台獻藝,這些主廚們多數都會應用到舒肥低溫烹調,飯店員工也在旁跟著學習,加上他們所呈現的代表菜餚也放在晶華食藝廊(Bespoke Gourmet by Regent),這些菜餚在客座主廚離開台灣後也都可以在餐廳吃得到,所以飯店應用舒肥法的比例逐漸提高。只是舒肥料理的處理程序需要一定的時間,客人必須預訂才會提供。」

舒肥低溫烹調的其他應用

Allson提到,因為需要跟客人解說,他也從Neol主廚學到這類的知識與技術,後來自己在餐廳也應用了舒肥低溫烹調在雞尾酒的調製。2016年春天Robin’s所推出的迷漾春釀(Blossom Formosa)便是應用舒肥法的雞尾酒,將新鮮的金鑽鳳梨切片、加上蘭姆酒(rum)、迷迭香(rosemary)進行真空包裝後、在舒肥機以45℃、10分鐘進行處理。倒在杯內的蘭姆酒即融合鳳梨、迷迭香的氣味,再加上一點蜂蜜與檸檬汁即完成。

迷漾春釀(Blossom Formosa) Robin’s

迷漾春釀(Blossom Formosa)

給學校餐飲教育的建議

曾經幾次接觸台灣餐飲學校經驗的Neol主廚提到,台灣的餐飲教育較重視傳授烹調法,對於食材的教育較為缺乏,例如一條牛各個部位的肉質有何不同,適合如何烹煮,在學校的餐飲科學生就應該要具備這類的知識。他指出,認識食材,才能進一步知道該採何種烹調法才能展現食材的最佳狀態。也期待台灣學校的技術教授們修正上課內容,也多進修新的烹調技術,讓學生可以多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