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匯三明治(Club Sandwich)

所謂的總匯三明治在英文裡稱為club Sandwich,又稱為clubhouse sandwich。最經典的型式是兩片烤吐司,中間夾有火雞肉(或雞肉)、培根、萵苣、番茄以及美乃滋。現今餐廳所販售的總匯三明治,也有使用三片烤吐司,將材料分別放在兩個夾層中,再從對角切成兩半或四小塊盛盤,旁邊附上薯條或洋芋片供餐。

總匯三明治的起源故事有兩種,無論哪種都與十九世紀末美國俱樂部有關,為的是方便快速飽餐。

總匯三明治的起源故事有兩種,無論哪種都與十九世紀末美國俱樂部有關,為的是方便快速飽餐。

為什麼總匯三明治叫做club sandwich?這種三明治的做法最早出現於十九世紀末期的美國,其起源最為大家所接受的說法,一說是紐約一家以賭場為特色的男性俱樂部Saratoga Club-House的廚房所發明。另有一說則是起源於某個飢餓的俱樂部會員之手,某日回到家中,因為家中僕人不在,而他又飢餓難當,只好在自家的食物儲藏櫃中找吃的,並將吐司麵包、番茄、冷掉的烤培根和冷雞肉,塗上美乃滋,意外地組合成美味的三明治。這個作法後來流入俱樂部的廚房,將之納入菜單,club sandwich應運而生。總之,無論是廚師的專業設計,或是會員的意外之舉,總匯三明治是由俱樂部開始面世則無庸置疑。

最早將總匯三明治訴諸文字的食譜,是出現在1903年,Isabel Gordon Curtis所著作的Good Housekeeping Everyday Cook Book,裡面敘述的作法如下:將一片烤過的吐司均勻抹上一層薄薄的奶油,先放上一片煎好的培根,再放上一片白肉(火雞肉或雞肉),然後是一片切片番茄,再加上一萵苣葉,最後再加一些美乃滋,並蓋上另一片烤吐司,就完成了。

簡單的食材和作法,輕輕鬆鬆就能解決一餐,這樣的特質讓總匯三明治在現今遍布世界各地,所用的素材也會有所變化,如增加起士片,或是將雞肉換成牛肉,將培根換成火腿,讓總匯三明治又增添了許多變化。

餐飲消息

 新潮烹調(Nouvelle cuisine)

Nouvelle cuisine 是法文,字面意義相當於英文的new cuisine,中文譯為「新潮烹調」。Nouvelle cuisine在法國烹飪史上,其實已經出現過幾次,無論是十八世紀上半葉或是十九世紀末的Georges Auguste Escoffier(1846-1935),都曾對此一辭有不同詮釋。

而目前一般所認知的Nouvelle cuisine新潮烹調,是指相對於古典的法國高級料理(houte cuisine),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一種廚藝運動,強調新的烹調哲學及擺盤方式。據此一廚藝運動的重要人物Paul Bocuse表示,美食記者Henri Gault(1929-2000)最早用Nouvelle cuisine一辭來描述Bocuse和其他知名主廚,共同為協和式超音速噴射客機(Concorde airliner)於1979年的處女航所設計的餐點。

新潮烹調法強調新鮮的食材和保留食物的原味

新潮烹調法強調新鮮的食材和保留食物的原味

新潮烹調具備以下特點:

  • 在食材的選擇上,採用新鮮的食材,取代經過處理或冷凍以利保存的材料。新鮮的食材,能保留更多更豐富食物的營養和美味。
  • 廚師對食材有更多了解與認識,知道何種食物具備什麼營養,對人體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同時會將這些概念,運用到食物的設計與創新。
  • 放棄使用大量奶油、口味濃重的醬汁,而改採新鮮香草、高品質的奶油、檸檬汁或醋等來製作口味清新的醬,不會完全覆蓋食物原味,還有助於突顯食材風味。
  • 廚師在菜餚的製作上更具有變化及創造力。

由於上述特點所呈現的菜餚,重視食物本身品質的提升,在量的上面則以精緻健康為考量,這也改變了餐廳供餐的方式。除了菜單上所提供的餐點,會隨著季節和地區有所不同,供給客人的餐點,也開始轉變為一人一份,不再像是家庭式的大盤。而所供應的餐點,不但要好吃,也開始注重擺盤的設計。現今我們所知的西餐,原來也才是二十世紀才奠下的基礎。

其實,所謂「新」,往往只是相對而言,烹調技藝與飲食哲學也在不斷地變化與演進。即使到現在,仍持續在融合與創新。今日的「新潮」,或許不久就會成為昨日的「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