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0 期
 
歐洲食品安全局於新冠疫情時對食安的叮嚀
作者:顏宗海
  文章瀏覽次數:789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難免會擔心食物或其包裝上是否有新冠病毒,增加感染風險,歐洲食品安全局在官方網站提出了幾點叮嚀,相關敘述如下文。

 

一、 新冠病毒是否會經由食物傳播?

  目前沒有醫學文獻證明新冠病毒會經由食物傳播,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飛沫傳染,例如:講話、打噴嚏、咳嗽等。雖然有一些病毒可經由食物及水源的污染進入人體造成食物中毒,但沒有證據指出新冠病毒會經由食物傳播,感染給人類。

 

二、 新冠病毒是否會污染食物?

  新冠病毒的確會污染食物,民眾於處理和準備食物期間若沒有確實清潔雙手及採取適當的防護,新冠病毒可能會經由飛沫汙染到食物、料理檯面及食品容器等。

 

三、 新冠病毒是否會在食物上存活?

  新冠病毒的確會在食物上存活一段時間。從學理而言,病毒只能在生物體繁殖,於食物中只能存活、不能繁殖。權威期刊《刺胳針:微生物》(The Lancet:Microbe)於2020年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以人體外存活一段時間,例如:銅幣4小時、紙箱1天、塑膠3天、外科口罩外層7天等。

 

四、 新冠病毒是否會在冷藏和冷凍的食物中存活?

  新冠病毒的確可存活在冷藏和冷凍的食物中。研究人員曾經在冷藏設施和冷鏈食品或其包裝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受汙染的食物是人類感染到新冠肺炎的來源。

 

五、 新冠病毒是否會於烹飪過程中被消滅?

  新冠病毒確實會於烹飪過程中被消滅。醫學上有所謂的危險溫度帶,多數的微生物於7℃到60℃皆能生長繁殖,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民眾應徹底烹飪食物至70°C以上,尤其是肉類、家禽、雞蛋和海鮮等食物,才能消滅微生物。

 

六、 新冠病毒是否會在食品外包裝上存活?

  新冠病毒的確會在食品外包裝上存活一段時間。雖然《刺胳針:微生物》的報告證明,新冠病毒可以持續存活於環境和不同材質的表面上,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受汙染的食物包裝是人類感染到新冠肺炎的來源。

 

七、 新冠病毒是否會造成腸胃道疾病,引起糞口傳染?

  新冠病毒的確會造成腸胃道不適,但是否有糞口傳染的風險,因存在知識差距所以目前尚未有定論。國外動物實驗也出現相互矛盾的結論,在一項研究中,通過胃內途徑暴露於新冠病毒的獼猴,沒有感染的現象,然而在另一個研究中,獼猴經由胃內接種新冠病毒後,則可於腸胃中偵測到新冠病毒。

  雖然歐洲食品安全局明確指出新冠病毒不會經由食物及其外包裝傳播,但仍然建議處理食物時應戴口罩、勤洗手,才能減少病毒的暴露。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