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17 期
 
臺中麵哥麵嫂的滋味
作者:林明德
  文章瀏覽次數:2333

 一、切仔麵的探索

切仔麵,或稱擔仔麵、擔擔麵,是一種發源於臺南的民俗小吃。「切仔」
(tshik-á)為閩南語彙,有音無字,其語意指涉兩層面﹕一為動詞,是手提上下抖動、搖擺的意思;一是名詞,即舊時燙麵的工具,俗稱「麵tshik仔」。
在臺南,這種麵食叫擔仔麵,擔仔,即挑肩擔,以擔仔挑著沿街叫賣的麵食,
名為擔仔麵。據說福建漳州人移民府城,以捕魚為業。每年從清明到中秋,海上風浪大,無法出海捕魚,漁民稱之為淡季或小月。當時有位漁夫叫洪芋頭,為了養家活口,度過小月,便向老鄉學習作麵的技巧。一八九五年,他挑著擔仔到廟口擺設麵攤,並於攤前懸燈上寫著「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擔仔麵,以油麵為主,加上蝦仁、豆芽菜、香菜、蒜泥、烏醋,倒入
些許的鮮蝦頭燉熬的高湯,最後淋上肉燥,便是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擔仔麵了。洪氏度小月擔仔麵,薪傳四代,開枝散葉,成為百年老店。
    最早,擔仔麵量少,屬於「食巧毋是食飽」的點心,後來逐漸散布臺灣各地,成為庶民麵食。新北市蘆洲人周烏豬曾在湧蓮寺廟口賣切仔麵,技藝傳承給楊萬寶,再傳弟子阿成、阿賜,成為切仔麵的重鎮。其特色是,湯頭以大骨、三層肉整塊熬煮,味道甘美,麵條為人工製作,不加硼砂,「tshik麵」的工具是竹編的「tshik仔」。
    至於臺北市民生西路「阿國切仔麵」(1959~)與臺中「麵哥麵嫂」(1947~),也都屬於切仔麵一類,並且各俱特色,成為名聞遐邇的好滋味。
    基本上,擔仔麵、切仔麵雖然名稱不同,但實質卻相當的類似,兩者都存在著民間顧名思義的聯想。稱為擔仔麵(或擔擔麵),因早期漁夫洪芋頭為度過小月(淡季),挑著擔子沿街販賣或在廟埕擺攤賣自創的麵食,因而得名。
    名為切仔麵,是利用麵tshik仔(竹編竹勺,為盛麵撈麵工具),將黃油麵(或米粉)置放湯鍋中燙熱,過程要不斷地上下搖晃抖動,以加速沁透麵條、豆芽菜、韮菜的熱度,之後,以竹勺柄敲鍋邊,既可將麵瀝乾,更能使麵條結實,倒入碗中呈現結實、圓型的熱麵團。這種「tshik-tshik」的動作,由於閩南語彙中有音無字,民間遂以擬音代替,名為「切仔麵」。
    可見不論擔仔麵或切仔麵,其製程對「tshik-á」、「tshik-tshik」的動作是不可忽略的,它也是賣麵人重要的技藝之一。在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2011)裡,並列「擔仔麵」(tánn-á-mi)與「摵仔麵」(tshik-á-mi)。前者或名擔擔麵,共用字為担仔麵,指一種臺南小吃,以油麵加上少許由沙鍋燉出的肉燥而成,因為早期是以擔子挑著沿街販賣,所以稱為「擔仔麵」。後者近義詞為擔仔麵,指一種臺灣傳統麵食,利用類似竹籠的撈麵用具,在熱湯中上下搖晃抖動,待煮熟後,再加上湯頭和佐料而成。
    官方把民間流傳有音無字的「tshik」或擬音「切」,以「摵」作為標準字,因此,「切仔麵」就是「摵仔麵」。質言之,「摵」、「麵摵仔」在這類麵食製程是相當特殊的動作,使得「擔仔麵」、「切仔麵」都俱備相同的性質與特色。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