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18 期
 
台灣當季好食材,你又認識了多少?
作者:王瑞瑤
  文章瀏覽次數:3283

我生長在台灣近50年,跑新聞25年,接觸農業24年,負責吃喝玩樂等消費路線22年,認真評論美食16年,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是美食專家或食材達人,即使三天兩頭試新菜,三不五時找農民,因為每一次出動採訪都有全新的發現。

 
愛吃日本進口百合的我,以為有了木屑,百合就不會壞;原以為買綠皮酪梨回家放著後熟,但即使皮全黑了,肉也萎縮了,果肉還是硬梆梆;總是覺得去核紅棗味道怪怪的,但怕麻煩而勉強接受;別以為苦茶油一定的苦的,好的苦茶油似橄欖油一樣散出清香。
 
食安風暴沒完沒了,除了責怪政府沒擔當,企業太黑心,民眾還能做什麼以求自保?認識好食物與壞食物的差別,辨識真食物與偽食物的滋味,認真選擇放進嘴裡的食物,而不再追求低價或高cp值,最重要是問問自已,台灣當季的好食材,你又知道了多少?
 
甜似甘蔗的花蓮壽豐百合
 
台灣有新鮮百合,還是有機的,顏色淡黃,質地爽脆,生食滋味似甘蔗清甜,比日本和大陸進口百合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國內有機通路爭相搶購的養生食材,「妳沒發現,昂貴的日本百合顏色很白,埋在木屑裡冰再久都不會腐敗,我種的百合冰起來也會爛掉。」
 
經營「佳豐有機農場」的李家豐表示,百合與金針同科,每年十月半下種,至來年五、六月採收,一年僅一種,而種百合如種大蒜,一窟窿栽一粒,待百合開花,摘去花,結球自是百合。
 
十餘年前就認清噴農藥先害自己的李佳豐,是花蓮從事有機農業的第一人,目前擁有50餘座溫室,研究百合有10年歷史,但他經常以「種到脫褲子」來形容自己。即使年產量達5萬顆,仍不認為已經成功,種在溫室的百合,也要和老天作戰,「就像去年一直下雨,百合飽受黑黴病之苦,我只好『剉咧蛋』。」
 
百合採收後需冷藏一個月,讓澱粉轉化為醣類才能食用,目前市場零售價每公斤在1500元上下。
 
幸福無限的嘉義竹崎酪梨
 
 一簍簍閃閃發亮的綠皮酪梨,收藏在菸樓裡,身兼中華幸福果協會理事長、竹崎果樹產銷班,以及酪梨崎園主人的沈清德,光腳走跳,春風滿面告訴我,酪梨樹種下後,4年可收成,若活上10年,就開始賺錢,「一棵樹最多可結一千台斤酪梨,最少只有一棵。」
 
無毒新鮮的苗栗公館紅棗
 
紅棗在台唯一生產地在苗栗公館鄉,清光緒年間從廣東潮安移植來台,至今140多年,主要集中在福基、福興村與石墻一帶,今年產量上看百萬斤,一枝獨秀。為了與大陸進口燻硫紅棗做區分,公館鄉農會堅持農藥零檢出,強打團體商標,使契作新鮮紅棗未上市先轟動,每斤售價飆上140元。
 
「不灑除草劑、合理施肥、安全用藥,紅棗轉紅達兩成以上才達收購標準,並舉辦紅棗王競賽,改良紅棗品種,從放任不管變悉心照顧,農民開始認真,是公館紅棗脫胎換骨的關鍵。」公館鄉農會韓鴻恩表示。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