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星巴克、85度C更早出現在台灣市場的本土自創品牌丹堤咖啡,1993年開出首家平價咖啡館,以商品多樣及成本管控等營運特色,加盟與直營系統雙軌並進,搶進連鎖店數前三大,透過國際授權,品牌已插旗至東協及中東市場。
台灣咖啡市場20多年來快速變化,本土品牌及國際品牌遍地開花,連鎖品牌一片殺戮戰場,不斷市場重分配,攻下前兩大市占率的是85度C及星巴克,而品牌歷史21年的丹堤,成為店數第三大勢力。
丹堤咖啡在台門市有130家,直營店65家,加盟店65家,海外地區採取國際授權方式,在東南亞的門市,印尼有20家、菲律賓1家,中東的科威特1家、沙烏地阿拉伯1家。
丹堤咖啡創辦人,也是總經理方淑宜面對企業未來發展願景,不想劃大餅或喊口號,只說:「踏穩每一步比較重要」,希望照顧好股東及加盟主利益,並思索長期照顧員工,永續經營。
丹堤咖啡年營收約11億元,純益率15%左右,員工600多人,目前公司經營仍屬家族事業,董事長張俊仁與方淑宜是夫妻,副總徐恆鈞與主掌財務的協理方淑昌也是夫妻,方淑昌是方淑宜的妹妹;主要股東都是家族成員,而因策略聯盟於2004年初引進法人股東全國加油站持有15%股權。
近年來餐飲業股票上市櫃風潮興盛,丹堤也不斷有人上門拜訪,方淑宜認為,公司財務健全,沒有負債壓力,要不要IPO仍得評估長遠價值及整體需求。不過,她深覺:「生意長久不是比創意,而得重視財務槓桿。」
為了圓夢走向連鎖事業 方淑宜為品牌注入靈魂
成功品牌的背後都有靈魂人物,通常創業老闆的個性都像偏執狂,而方淑宜是個親切溫柔的小女人,不是遭到什麼打擊才想創業,而是婚後想要相夫教子,覺得當個美美的咖啡店老闆娘是最佳選擇,開店後才發現優雅當老闆並不容易。
從一家店到建構連鎖咖啡王國,27歲創業的方淑宜有著在廣告公司擔任業務的工作經驗,她曾服務幾家有品牌的知名企業,這些經歷讓她與其他貴婦開店較大不同處是,一開始就用做品牌的規格開店,軟硬體都選擇較耐久的品質。
品牌名稱相當重要,要好聽好記,張俊仁與方淑宜思索不同名稱後,決定借用神曲作者義大利詩人但丁的名字,將咖啡館取名為「Dante丹堤」,但丁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改革者,丹堤也希望改變台灣傳統的咖啡文化。
回顧創業初期,方淑宜微笑道出:「自己並不是野心勃勃要搞大事業,但開了一家店也不能隨便經營」,為了目標,她偷偷到麥當勞、摩斯、羅多倫咖啡等連鎖店打工,從掃地、擦桌到了解門市服務,快速學習國際品牌的作業流程。當時她觀察,台灣人對日本商品接受度較高,日式平價咖啡可能成為主流。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