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5 期
 
台灣竹筍的價值創新
作者:陳貴凰、王俊傑
  文章瀏覽次數:2368

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發現許多「筍言筍語」,例如:「雨後春筍」用來比喻事物在某一時期後大量湧現,迅速發展。而「筍裡不知茆裡」指莫名其妙,搞不清楚狀況。或是諺語「歹竹出好筍」比喻不出色的父母,卻生養出優秀的子女。在平常吃竹筍炒肉絲,不乖的時候大人們就說:要給你吃「竹仔枝炒肉絲」,引喻為挨竹條打屁股的意思。由上觀之,竹筍幾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密不可分。但你對台灣竹筍瞭解多少?本文將詳實介紹台灣的竹筍的品種以及在烹調上的應用,並以竹山的筍料理之價值創新作為實例,介紹其如何將竹筍創新價值走出紅海,成為地方創意引用產物。

台灣竹筍的簡介
「竹筍」是禾本科苞木類,竹屬所萌生的芽,即竹子的地下莖生出的嫩芽,亦稱為「竹萌」,可供食用,亦可入藥,有消渴、利尿之療效。嫩時為筍,老時為竹。竹的嫩芽成長至竹筍,約經十日。十日為旬,「竹筍」就是這麼叫出來的。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