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0 期
 
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
作者:謝懿慧
  文章瀏覽次數:4394

  世人皆為三餐所煩,有的人是苦惱要吃什麼,有些人卻是煩惱下一餐從何而來。

  2006年,美國農業部(USDA)將糧食不安全定義為:「持續缺乏足夠的食物來保持健康的生活。」亦即面臨飢餓的威脅。

  飢餓和糧食不安全關係密切,但概念不同。「飢餓」是指身體的不適感,而「糧食不安全」通常是指家庭,而不是個人情況。

  造成糧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貧窮,低收入的家庭無法購買足夠的食物補充營養,也沒錢投資農作物種植。目前估計,全球超過15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由於糧食不安全,他們長期處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的狀態,導致高血壓、牙齦疾病、憂鬱症等,甚至得在購買藥品與食物間抉擇。

  美國國家統計委員會(CNSTAT)認為,「飢餓」為糧食不安全的潛在後果,因為長期非自願地缺乏食物,導致不適、疾病、虛弱或痛苦,遭遇糧食不安全的家庭總面臨食物匱乏、為三餐所苦持續三個月以上,以及一整天未進食等狀況。父母失業的兒童更容易面臨糧食不安全,他們身材肥胖並非吃得好,而是因為高熱量的零食較易取得。

  美國號稱經濟大國,但有1/6的兒童面臨飢餓,非營利組織Share Our Strength試圖解決兒童的飢餓問題,他們將捐款金投入支持學校的營養午餐、支持貧困家庭購買健康的食物,並對社區消弭飢餓組織提供協助。

  在台灣,則有食物銀行之類的非營利組織在扮演類似角色,為弱勢家庭提供所需的糧食與生活用品,為飢餓所苦的家庭盡一份心力。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