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德師傅十年前還只是客家餐廳的小學徒,直到轉戰君悅飯店宴會廳,發現料理的世界原來可以不只是家常菜色,對粵菜開始花心思投入,遇到的香港師傅也都不藏私、不分異己,靠著閱讀大量食譜、每年固定到香港試菜,加入環球廚神國際專業協會,與更多頂尖餐飲專業人才互相交流學習,陳師傅現在不但已成為主廚,更是將店裡招牌菜發揚光大的功臣,同時也是願意走出廚房接受訪問、進入學校授課且擁有健美身材的新世代師傅。
稻草西施牛
秋天收割後的農田,會留下一堆堆曬乾的稻草,早期農民常運用來編織草繩。料理上將宛如西施般豐腴鮮嫩的帶肥、帶筋牛肋排,用稻草繩一圈圈的仔細綑綁紮實,搭配粵菜特有的柱侯醬,小火慢滷數小時,濃郁香氣隨即撲鼻而來,稻草西施牛美味的秘訣是挑選非常高等級的牛肉和將稻草繩在料理過程中除去苦味和鹹味,只留下草香,完美香氣和優質口感是這道菜精神所在。
避風塘漁家炒蟹
避風塘是香港颱風侵襲時船隻的庇護所。早期颱風來時,捕魚人家會將船一艘艘綁好並停靠在港口躲避風浪,後來留下的舊船被當成是住所,開始有很多人在避風塘以水為家。六、七十年代,水上人家建立了漁家特色飲食文化,漁民在銅鑼灣避風塘的小艇上賣起用大量的蒜末、豆豉及辣椒來拌炒的螃蟹料理,喜愛海鮮配酒和嗜辣的顧客都讚不絕口,從此大家爭相模仿這道香辣對味的避風塘炒蟹,縱使現今香港已經沒有了避風塘,但留下的避風塘作法還是成為最具代表香港特色的菜式之一。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