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是華人世界重要的糧食,除了「粒食」的飲食習慣外,粉糰的搓揉蒸煮炒炸各式料理更是點心小吃界中的一角。炸馬蛋或芝麻球,糍龜或菜包,炒年糕或鹹粿湯,呈現著華人對「米」長久以來的愛戴與信仰。然而提及「花蓮名產」,「麻糬」可能會是多數人既定的印象之一,到了花蓮後也會想品嚐所謂的「在地文化」,但是麻糬何以成為花蓮麻糬的對等符號?花蓮麻糬的主要類群、經營策略、品牌效益又為何?或許我們可從「麻糬」一物的存在開始理解。
亞洲風格‧後山糯米果子的想像
「麻糬」一詞與日本音讀mochi「もち」近同,可視為日本人在台灣存留下來的文化殘跡,因此一些產品有人譯為「麻吉」,在台灣是具有某種不解的歷史淵源所形成的語彙表述。麻糬非近代之創發,早在秦漢以來的《說文解字》中即有「糗餌粉粢」,「粢」、「餈」、「糍」是長久以來演變的異體字,終究還是指將米蒸熟後、搥揉製成的一種沾粉的米食。日本有風靡絕對的烤麻糬或和果子,中國華南地區也有各種打糍粑的習俗與產品,廈門中山路或鼓浪嶼的葉氏麻糍,泉州永春的麻糍龜,四川的「三大炮」更將捏糯米糍與拋糰沾粉的橋段作為一種噱頭展演。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