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我在前往羽田的華航班機觀賞了一部名叫「天菜廚師」(Burnt)的料理電影。它描述一個在巴黎搞砸的天才兩星廚師(酗酒、吸毒、男女關係混亂、得罪所有同門師兄弟,更讓提拔他的師父傷心透頂),重返倫敦,浪子回頭,想找回昔日風光,更立下要摘下米其林第三顆星的宏願。在獲得許多老友、新友的容忍和幫助下,他終於渡過重重內心焦慮和外在競爭和不信任的難關,以及超越摘星的神經質,只想全神貫注好好掌廚做出好料理。更重要的是,他終於發現,摘星夢的滿足到頭來恐怕還是不如在餐廳的廚房找到了像「家人」般的夥伴們的支持和溫暖。
這部電影裡的摘星廚師是一個想改邪歸正但仍暴躁不馴的天才廚師,他讓我想起另一部「美味不設限」電影裡那位從印度到法國,又從印度料理師轉到法國料理的性情善良而又紮實苦幹的另一個天才廚師。這兩個主廚都有摘星夢,也都經歷煎熬磨鍊的歲月,但最後卻都超越摘星夢,找到自己心靈內的滿足和歸宿。有意思的是這兩人也都被刻畫成天才型主廚,看來「天才主廚摘星夢」就成了敘事的一個戲劇主旨。另一重點好像都跟「創意」有關,摘星廚藝一定要追求自我挑戰,美味則是要挑戰饕客味蕾。
米其林的摘星當然是知名主廚的專業夢,也更是餐廳老闆的金錢夢。但對一般想吃、好吃和懂吃的客人來說,米其林的「星星指南」代表什麼呢?他們真的那麼在乎米其林的明星主廚和餐廳嗎?又有客人會因為星星主廚或有星的飯館而去消費嗎?
為此,我經常在飯局問在場同桌的朋友,從老到少,從男到女也有不同行業的食客,問問他們對米其林有什麼看法。一般說來,所知甚少,也似乎不太在乎,更不太會追星而食。但大多倒是對台灣到底有沒有米其林餐廳或主廚感到好奇。好奇歸好奇,但因此就起而行去爭相嘗鮮的畢竟很少。也許是身處學術界,就算在愛吃也多少懂得欣賞美食的朋友裡,我也沒聽說過有什麼「吃星族」。
我愛讀一些美食家寫的美食心得和導覽,書的內容從找尋地方小吃到品嘗高級餐廳料理都有,但卻幾乎不提是不是有米其林的水準和加持。看來,在台灣的老饕不在乎摘星餐廳和主廚,但這絕不表示他們沒有米其林的品味。
真相是台灣還沒有被米其林指南注意到要來做有條理的評比,我只知道在香港開的鼎泰豐被列為一星,在台北BELLAVITA裡的侯布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則是三星級巴黎餐廳在台開的分店。另外也有其他五家是摘星本家的分店,一家港式料理、一家日本懷石料理、一家北京菜、一家上海菜,另一家是粵菜。換言之,上面這七家台灣被稱是「有星」餐廳只能說是米其林餐廳的「分身」,而非「本尊」。
台灣有不少有特色的美味餐廳,光看他們的官網介紹,我都經常為之食指大動,而他們當然都沒有米其林的星星,但這絕無損他們是美食代表的令名。我在想如果哪一天台灣也像在亞洲的日本、香港和澳門一樣,引進了米其林評鑑,台灣食客會因此趨之若鶩嗎?我想恐怕不會。畢竟「美味」在台灣已經相當親民、多元和普羅,大概不會受星星的約束和主宰。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