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27 期
 
美食廣場:大型吸客機掀起餐飲競合新食代
作者:童靜瑩
  文章瀏覽次數:2119

  在新加坡留學期間特別能體會Food Court(美食廣場)的價值所在。想像一個國際學生群聚的校園,有下午兩點才吃簡餐的南歐人,風格迥異的東西方素食者、還有來自南亞印度人、西亞猶太人和東南亞伊斯蘭教人,課後想要找個地方延續課堂討論的話,最佳選擇莫過於能夠提供各種飲食的美食廣場了。

 
  美食廣場這個創意構想的由來雖然已經不可考,但從民生發展史脈絡來看,其運作模式彷彿是傳統西方啤酒節園遊會、廟埕前的各種小吃攤以及各地市集飲食區或夜市等的衍生商機。隨著美國戰後消費力大幅成長,開發公司以商品櫃位方式劃分百貨公司飲食店的模式也逐漸普及起來。終於在1974年,美國紐澤西洲的Paramus Park購物中心委請The Rouse公司規劃出一個乾淨、清新、前衛中又有自然風格的美食廣場區,開幕後便成了最早的成功典範。這個成果並非一蹴可幾,事實上The Rouse公司累積1971年以前的失敗經驗,學會重視飲食消費力。而Paramus Park美食廣場便是擴大百貨公司飲食區空間後,研擬出高效率經營模式所發展出來的成果
 
  到了二十一世紀,美食廣場成了餐飲界的兵家必爭之地。美國在2013年興起「Food Court War(美食廣場之戰)」節目,巡迴各大城市的美食廣場,讓進駐餐廳在鏡頭與食客面前公開較勁獲得一年免租權利。而新加坡、台灣及日本等地,更將美食廣場獨立出來,成為交通集散地的多元飲食空間。
 
 
持續進化的美食廣場
 
  台灣在歷經戰後二十年的復興期,第一批大型綜合百貨商城才開始崛起,提供零售商品、餐飲娛樂及生鮮超市的遠東百貨便是在1967年出現,當時並不知道四五十年後,餐飲區的重要性會逐步凌越購物商品。
 
  百貨公司美食街區最早只是地下樓層搭配超市及物產店的飲食空間,相較於小吃店乾淨整潔,價位則低於高級餐館,對購物過程中想要稍作休息補充體力的消費者來說是個便利服務。之後,百貨公司結合電影城的風氣日盛,以休閒娛樂為目的的顧客習慣搭乘專用電梯直達頂樓,於是百貨公司上部樓層開始出現主題餐廳區服務電影消費者。
 
  近十年,隨著台北捷運和高鐵等交通網日益完善,與交通要道共構的美食廣場也開始受到矚目,代表案例有台北車站微風廣場、京站美食街、捷運市府站美食街以及Mega City板橋大遠百等。此時的美食廣場因應各地的交通網特色,可能佈局地下街、地上樓層或是直接規劃一個獨立專區讓消費者食慾大開。
 
  例如2007年開幕的台北車站微風廣場,借用日籍總經理岡一郎的長年經驗,將微風集團的精品化經驗融入日本車站百貨的經營管理,除了引進日本外食品牌外,也建構出強調主廚手藝的美食廣場。同一樓層,併有主題餐廳和美食廣場,多樣性多形態的飲食群聚讓飢腸轆轆的站驛人潮直往這兒來,加上樓層進駐廠商多,餐廳座位有限,於是能在具質感的空間裝潢中,營造出排隊浪潮,用話題性開創飲食新潮流。
 
  四、五年後的Mega City板橋大遠百接著開幕,由新加坡的專業美食廣場開發經營集團在餐飲、品牌之外注入氣氛環境營造,讓餐飲區再次提升,成為景點與賣點。又再過四、五年的2016年,三井OUTLET PARK出現在林口,不但繼續將空間放大,形成一個符合觀光客與居民需求的室內飲食街區,更讓美食廣場成了文化展演舞台。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