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1 期
 
新年食糕趣譚
作者:陳美慧
  文章瀏覽次數:2078

台灣為稻作區,盛產的米穀除當作主食外,因取得的便利性,在異於平日的節慶飲食中,最常被用來製作營造特殊氛圍的節慶食品。尤其在國人最重視的「三元之日」—新年正旦。一歲節氣,此為之首。所以,除備辦豐盛的應景年菜外,米製的各式甜、鹹年糕、發糕,也是家家戶戶都會自製或外購的食物。小時候朗朗上口的台灣俗諺:「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菜頭粿吃點心。」把過年時的米製糕點種類及其蘊含的意義作了傳神的詮釋。糕與「高」同音,在新春與舊歲交替時,祈求步步高升歲歲平安富足的共同心願中,糕點在年節飲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製作鹹口味的傳統糕點時,大多以不黏糯的「在來米」為主要原料,新年食用的鹹年糕會加入白蘿蔔,除了是善加應用當季盛產作物的飲食智慧外,蘿蔔的台語叫「菜頭」寓意「好采頭」,更是台灣人過年愛吃蘿蔔糕的主要原因。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