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1 期
 
台灣烏魚子市場介紹─以梓官為例
作者:黃志雄
  文章瀏覽次數:3262

烏 魚廣泛分布於世界之熱帶與亞熱帶海域北緯42度至南緯42 度之間,主要棲息環境為沿岸沙泥底水域,是中國南方沿海重要的食用魚。台灣海域烏魚(Mugil cephalus) 也稱「鯔魚」,俗稱「烏魚仔」或「烏仔」,每年冬季11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下旬進行生殖洄游,游經台灣沿岸約在冬至前後10 天左右為盛漁期。台灣沿岸烏魚體型圓長、頭部略扁平,背面寬廣尾部稍側扁平,眼部脂眼發達。體背呈橄欖色,體側為銀白色,腹部為白色,體側有6 ∼ 7 條不明顯暗褐色帶。有沙胃囊,體長一般在45 公分左右。屬於廣鹽性又是廣溫性,亦是河口性,在沿岸與河口鹹、淡水交會水域索餌育肥後,在外海產卵的魚類。此時期之烏魚生殖發育飽滿,是製造烏魚子之最佳原料。

目前國內烏魚卵原料的來源,有台灣捕撈的野生烏魚卵、國內養殖及美國、巴西、澳洲等國進口。三種不同來源之烏魚卵製成之烏魚子各有特色,由於加工的烏魚子分為野生、飼養及進口,主要區別為野生烏魚子外表形狀較長、顏色較為紅潤,有明顯的紋路且口感香醇,進口烏魚子顏色較為淺黃、規格較小,因冷凍進口影響,味道較不鮮美,而國內養殖的烏魚子外形及顏色較為一致、圓潤,因養殖技術的提昇及海烏捕獲量越來越少,養殖烏魚逐漸受到重視而價格也節節上升。因烏魚子具有高度經濟價值,養殖烏魚的烏魚子風味和口感在烏魚飼養條件與烏魚子製程不斷改良與提升之情形下,已不輸給野生烏魚子。然而原料選擇( 肥滿度或成熟度) 與加工製作方式( 日光曝曬、冷風乾燥) 也因各地區的不同而使風味與品質有所差異。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