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29 期
 
傳統與創新激盪出懷石料理的四季與信仰
作者:童靜瑩
  文章瀏覽次數:1955

  頂著午後烈豔從車水馬龍的南京東路彎進巷弄,不久就能見到一處彷彿與世隔絕的日式空間。眼前的鳥居式入口、古樸門燈,還有黑白色調中的綠色細竹,恰好調出不冷不熱的微溫人情。撥開鐵板懷石.染乃井餐廳的暖簾,一幅枯山水投入眼前,頓時心靜自然涼,十分奇妙。


懷石之美 從入門開始

  進入染乃井後下意識地開始端正言行、輕聲細語,想起日本人說,通過鳥居就是神域。不禁令人懷疑門口的鳥居和前院的枯山水是否發揮了某種日式的風水功用,在都會中劃出可以安定人心、提升格調的結界。

  淺沼學料理長在製作料理前先插花。他說自己沒有特別學花道,但是他在學徒時,師傅們就教導他們從生活環境的細節中培養出自己的美感,插花是基本功。師傅們還說,不論是門外的風景、餐廳裡的擺設還是料理盤上的美雕都是料理長品味的一環,美不會只是擺盤而已。的確,如果能夠讓食客從入門到離開處處感受店家的用心與美感,那這場饗宴肯定令人難忘。

 

會席、懷石、日式、法式

  淺沼來自農業重鎮山形縣,自廚藝專門學校畢業後,就前往京都知名旅館的會席料理部門就職。旅館的會席料理等級堪比京都懷石料亭水準,加上一套會席料理含括日本料理中的生、烤、煮、甜點及擺盤等各種技巧,對十多歲剛從學校畢業的他來說是最好的修煉道場。

  年過二十後,淺沼決定轉往關東發展,因緣際會進入染乃井的母公司東京餐廳工坊(Tokyo Restaurants Factory)。他很高興能跟著堅持提供高質感和食的中生代廚師做中學,並且開始融合法式擺盤手法持續創新。這兩三年更在公司商品開發部尾田原真二部長的號召下進軍海外,除了承擔台灣染乃井料理長職位,在籌備紐約分店期間也跟著法國廚師一同到美國,見習開店業務及菜單、擺盤設計,藉此了解和食西傳所必須經歷的飲食文化調整。

 

做中學、以心傳心

  已有十一年料理台經驗的淺沼,在京都時期就一直跟著師傅們,邊做、邊看、邊記,慢慢體會師傅們呈現完美料理的思路和手法。如此的做為在日本企業經常可見,因此「現場GENBA」共同參與的學習法被視為日本經營的特徵。學者野中郁次郎說明,由於單用語言無法完整轉述知識的全貌(稱為「暗默知」),於是通過現場的直接感受與學習就十分重要。

  事實上,懷石料理是會席料理的京都風精緻版,料理的發展過程中受禪學影響甚深。禪學向來主張「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如此的修道法門從京都開始一路波及日本全國及各個行業。想當然爾,日本料理師傅的傳道方法也不會倚靠直接口述。淺沼說:「擺盤是一種感性的呈現,沒有所謂的正解。要學擺盤,除了靠廣泛閱讀料理書之外,培養日常生活的美感、提升敏感度和感受度也很重要。」

 

法器!茅輪與杉板燒

  示範的第一道是前菜,整個靈感以「茅輪(茅の輪)」為核心。茅輪是日本人為了平安度過夏季,在七月前舉行除厄儀式用的吉祥法器,藉此滅除前六個月累積的罪業。淺沼眼中的「傳統」,主要是由幾個與日本文化息息相關的重要文物所構成的,包括除厄的茅輪、招福寶樂燒陶盤都是染之井必備的擺盤道具,此外還有杉板、竹簍等。

  明明是有關擺盤的訪談,卻總是聽到京料理的精神、廚師的態度、儀式禮器做為擺盤材料的意義。採訪途中,我忍不住問:「您的信仰是什麼?」他很爽快地回答:「佛教」,然後看著我一會兒問:「有關係嗎?」我個人覺得:很有關係!

  「日本料理界的擺盤可分為兩大類,日本古典風和多元現代風。」他說,「不論是哪一個,其目的都是要讓客人藉由眼根體會料理所帶來的喜悅。這是提供料理的目的。」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