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31 期
 
郭元益用綠豆糕力抗台灣不婚潮
作者:謝懿慧
  文章瀏覽次數:1250

  「HOK-House of Kuo」招牌點心「一遊味盡」,從中式的綠豆糕、蛋黃酥,到法式的馬卡龍,25種甜鹹糕餅一口氣呈現在你眼前,相當有氣勢。這間餐廳不是稚嫩的新興文創店家,而是由150年底蘊的台灣糕餅老鋪郭元益所開。

  在台灣,談到喜餅就不能不提郭元益;它創始於1867年,是台灣長壽品牌的代表。但面對西式喜餅流行,不婚族、頂客族日增,郭元益興起危機意識。但老店不逃避,選擇站穩腳步勇敢面對。 

  郭元益第五代,副總經理郭建偉在日本留學時,看到京都和菓子老店「虎屋」屹立不搖五百年,至今仍是京都糕餅業翹楚,開始反思同樣是老店的郭元益,如何像「虎屋」般永續經營。

 

加入餐飲市場 收服年輕族群

  於是郭元益逐步將觸角伸向新領域,多元發展,從最初的喜餅、伴手禮到木村屋麵包店、婚禮品牌K.L. WEDDING,2011年成立糕餅博物館,藉著展覽與遊戲,讓台灣人認識傳統糕餅文化。2015年更挑戰開餐廳,籌備近兩年,成立「HOK-House of Kuo」,將自家糕餅帶入餐廳。 

  郭元益副理張淑萱表示,來參觀糕餅博物館的大多是小學生,「但當他們畢業、成年,我們不希望他們忘了郭元益。」因此,如何彌補中間的「時間斷層」,是郭元益這幾年一直在思考以及努力的方向。

  「喜餅或是伴手禮,可能一生只消費一次,但外出用餐已是年輕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藉由餐廳更能貼近他們。」郭元益公關經理李坤聰談到「HOK-House of Kuo」成立的想法。所以餐廳瞄準25到45歲愛嘗試新事物的女性消費者。

  東方人個性含蓄,常靠送禮來表達心意。以喜餅來說,就是對參與人生大事並獻上祝福的賓客一種感謝,並藉此傳遞幸褔,將人與人的情感連結在一起。郭元益期許將「HOK-House of Kuo」打造成一個符合品牌精神、傳遞情感的場域。

  從發跡地士林向外開展,在創始店附近找到這間已有八十年歷史,位於台北文林路上的老房子,懷舊的感覺宛如踏進「光陰的故事」場景。進門前就可以看到台灣二、三十年前鄉下傳統藍格窗,腳下踩的是特別去找的復古紅色六角磚,又稱長壽磚;店內有古早時代廚房常見的玫瑰花盤、傳統洗衣板,以及宜蘭傳統菜市場找到的冷水壺,這一切都代表著家庭核心人物–母親,精心打造溫馨的空間,讓消費者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符合店名「郭元益的家」。

  對三、四年級生來說,這裡是可以勾起過去回憶的地方,與他們的青春時代產生共鳴,張淑萱說,曾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的老奶奶,每天來點一杯黑咖啡。也常有許多年輕人帶著阿公、阿嬤來用餐;不同世代的族群在HOK-House of Kuo回憶、交流,人與人間無形中就會連結在一起。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