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餐廳點餐時,不管何時,早餐永遠是優先選擇,那你可能就是新興族群「Breakfastarian」,直譯為「早餐人」。城市辭典(Urban Dictionary)將之解釋為:只吃早餐的人;路透社則稱三餐都以早餐為主的族群為「早餐人」。
路透社分析,由於美國就業市場改善,民眾外出工作增加,外食的需求隨著增加,許多美國人傾向於三餐在外解決,經濟實惠的早餐是他們最優先的選擇。美國國家餐館協會在2014年調查,72%的美國成人希望餐廳可以全天供應早餐。
當然不只是忙碌的上班族會成為「早餐人」,對咖啡、鬆餅、甜甜圈這些基本西式早餐品項情有獨鍾;晚上六點也想品嘗這些食物的人也愈來愈多,「早餐人」已不只是個新單字,更代表新的餐飲趨勢、現代人的一種新生活型態。
連鎖餐飲店是此現象的最大受益者,舉凡Denny's Corp、IHOP、Jack in the Box and Sonic Corp等餐廳早在多年前就提供不分時段的早餐服務,不放過此商機,在美國,速食龍頭麥當勞去年秋天開始也試著全天候販售早餐。但消費者的上班路線、浮動的蛋價,或禽流感都會影響營運,麥當勞擔心在全天供應早餐後,消費者會只選擇低價的蛋堡,而不吃較高價的傳統漢堡。
即使有風險,這在一些經營者眼中仍是個賺錢事業。美國吃到飽餐廳Golden Corral全天候賣早餐的策略,營業額就有顯著提升。美國連鎖早餐店IHOP甚至以「支持早餐人」為題,發布新聞稿來支持與擁護這群無時無刻都愛吃早餐的人。
「早餐人」在美國流行,台灣則在瘋早午餐,在慵懶的假日午後享用早餐已是趨勢,2016年11月媒體報導,台灣假日的早午餐市場產值就達95.5億元。舉凡NY Bagel、TGI Friday等都在搶食這塊大餅;除了大餐飲品牌,也有許多隱藏在巷弄間的早午餐店,靜靜地等待「早餐人」的到來。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