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藝教室的學員畢竟不像在飯店內場教學徒,或在餐飲科系教學生,這些教學對象有一定的基礎,不必從頭開始教,但在廚藝教室會碰到各種程度的學生,問各種不同的問題。
「如果麵團太硬,就用桿麵杖槌到軟;如果在家裡被老公或老婆罵,這是很好的紓壓方法哦!」
周六下午的廚藝教室Yami cook,十二位學員跟著哈肯鋪手感烘培西點行政主廚何文熹學做草莓甜點。鮮紅欲滴的草莓和著烤箱裡傳出的烘焙香味,耳畔是在鍋裡打卡士達醬的清脆聲響,氣氛既忙碌又歡樂。
「做甜點很有趣,就像小時候玩泥巴。到廚藝教室教,希望讓更多人分享甜點的美好。」這天上午十點,何文熹就進到廚藝教室開始準備下午一點半的上課內容;採訪約兩個小時,其間他進進出出交代助理準備上課食材,最後,他總結出這句話,然後又開始忙碌。
從習藝到娛樂
何文熹蓄一頭俐落短髮,外表給人一股明快的特質,但他講話不急不徐、言之有物,能讓人感受到他的耐心。他笑說自己其實也是有一群忠實的「粉絲」學員。
他分析,廚藝教室的教學主廚要能吸引學生,不外乎三個要素:外型、口才,以及「知道學生想要什麼」。
在如今「眼球經濟」的時代,要能吸引目光,外型是很重要的因素。然而外型這種東西純粹是看「祖師爺是否賞飯吃」,如果廚藝功力了得,俊美的外貌對於廚師的人氣肯定有加乘效果。
相較於外型受先天因素影響較大,口才可以經過後天苦練。
台灣廚藝教學史上重要人物傅培梅,曾在自傳裡寫到自己早年教烹飪的情況。她說自己「以實際操作見長」,「只要一拿起食材或鍋鏟,自然就可以滔滔不絕,說得頭頭是道。」但一旦手上沒有東西,「腦袋當下就會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講什麼是好。」
而後,阿基師靠著廚藝與口才,在台灣社會營造出一種氛圍:教做菜不但要有實力、長得帥美,而且還要很會講。廚藝教學在這種氛圍下,從單純的技藝傳授,延伸到帶有綜藝性質的表演;無論教室裡或電視機前的學生,從單純「習藝」,無形中也帶著一些「接受娛樂」的感覺。這種現象往好處看,讓「下廚」除了是傳統的勞務、技藝之外,多了更多輕鬆愉快的成分,或許能吸引更多人願意「近刨廚」。
何文熹不諱言,自己會揣摩一些「在鏡頭前很會講的廚師」的風格,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學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容易吸收教學內容。
當然,瞭解學生的需求,教學生想學的作品,才是真正能吸引學生進廚藝教室的關鍵。何文熹會隨著季節、節慶,調整教學內容。像這次上課,趕上草莓產季,他就一口氣教學員三道草莓甜點;而到過年,他就會教可以當作送人伴手禮的產品,像是日式千層糕。不過何文熹說,廚藝教室教的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實用、容易操作、技巧不能太高深複雜,是設計課程的主要考量。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