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其實,一樣米也可「種出百樣味」。
包裝上印著「醇奶系」三個字,乍看之下以為是沖泡飲品,但又看到另外一盒寫著「感嚼系」,定睛一看,原來裡頭裝的是白米,而這些耐人尋味的文字,述說的是米的味道。
「這真的吃起來有牛奶味道嗎?」我不禁懷疑地問。稻舍創辦人葉守倫堅定地回答:「有。」
老米行重生 推廣台灣米文化
葉守倫說:「即使是同一畝田、同一種米,第一期與第二期的味道就會不一樣。」。在外闖蕩的遊子,回到土生土長大稻埕,即使家裡過去從事碾米業與批發,但工業設計出身的葉守倫,對米的認識卻是從經營稻舍開始。從最初一竅不通,到現在對米的種植方法侃侃而談。
稻舍是迪化街第五個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由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推行,以「再生」為主軸,由民間單位進駐漸被遺忘的老建築。許多老建築因這個計畫獲得新生,但很少像稻舍是以新的方式在延續生命。
稻舍的前身是一間米行,但稻舍一開始在做的事,跟米的連結並不深,有與米不相關的藝文展覽、有茶樹枕頭DIY。但葉守倫覺得,這些作法好像與這棟建築原本的模樣漸行漸遠,於是決定將定位拉回來,在一樓擺放台灣各地的優質好米、可讓人體驗的碾米機,以趣味的方式介紹米的一生。其中所供應的餐點,也以米食為主,並舉辦與米相關的各式藝文活動。
隨著外食比率提高、麵食、西餐進入,有著「米食王國」稱號的台灣,對米卻愈來愈不重視。跟據農委會104年我國糧食供需的統計結果,每人每年白米可供消費量逐年下降,104年為45.7公斤,較 94年減少 2.9公斤。葉守倫一句「青農有產量卻銷不出去」,道盡了對米食文化逐漸消逝的感慨。
建立米農與消費者的橋樑
稻舍推廣米食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讓大家認識好的米農、好的米,舉凡宜蘭三星鄉稻鴨米、台東源天然米、嘉義竹崎鄉34號米莊,都是來自有機、友善耕作的小農。有機標準非常嚴格,舉凡環境、水源、土壤是否受汙染、肥料的使用、生產過程是否使用農藥、殺蟲劑等,都有相當的規範。
葉守倫提到,像是宜蘭的坤彰伯,種米逾二十年,最近改為有機種植;他為了不讓水遭汙染,花大錢在田四周蓋堤防。
葉守倫今年也跟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的有機農林清福合作,以稻舍名義販售,因為連包裝都需符合有機認證的標準,甚至連盒子設計好後都要先送到產地,包裝後再送上來。他依據米不同的味道與口感,設計三種不同的包裝,就是想透過「味道」讓大家認識台灣米。
葉守倫認為,一開始或許消費者是支持理念來購買,但能夠吸引他們繼續購買,就要靠味道。跟品酒一樣,不同的米各有滋味,因此去年六月和國北教大文創系合作,辦了第一場品米會。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