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台灣慢食協會與國際慢食協會草山分會的成員在陽明山竹子湖參與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品米慶功會」。會上除了享用成員親自參與插秧、除草、收割,花了一年時間栽種的「台稉九號」米,更特別的是品嘗到了「竹子湖蓬萊米股東俱樂部」股東會班長陳永如先生和「磯小屋」義工悉心復育成功的「中村種」米飯。「中村種」是蓬萊米育種史中寶貴的最初普及種,在台灣蓬萊米發展史中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竹子湖自1976年停耕稻作後,近年來已發展成為台北近郊觀賞海芋花,品嘗野蔬、放山雞的休憩勝地;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竹子湖也是日治時期日人在台推行蓬萊米的重要根據地。
日治以前,台灣原來栽種的稻米品種為硬質米秈稻種,即俗稱的「在來米」。進入日治時期以後,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台推行「產業振興殖民政策」,起先以振興糖業為努力方針,之後因日本國內糧食嚴重短缺,米價高漲,遂改變原先振興糖業政策,將米作振興視為獎勵重點,希望台灣成為日本母國的主糧供給地。但原來栽種的「秈稻」煮成的米飯口感乾鬆,黏性差,風味淡,不符合日本人的食米習性,為了提升日本社會對台灣米的接受度,並增加產量解決米糧嚴重短缺的問題,除整建埤玔改良工程,確保稻作水源,更大規模進行稻米品種改良。
在米種改良初期,應該就台灣本地在來米種(秈稻)進行改良?或直接引進日本米(稉稻)育種?兩派意見爭論不休。日本稉稻自從1896年首次引進台灣之後,先後引進各類品種試作,但育種成效都不理想,因此府內官員下令不獎勵稉稻育種,確立「在來米種改良事業」政策。然而,經過多年的種苗改良,在來米在收穫量雖有長足的進步,卻受限於口感、風味及營養無法達到日本市場的需求,終於在14年後,由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郎廢止前令,轉為致力於在台改良試作日本稉稻。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