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臨近端午期間,報章雜誌、媒體節目中常可看到粽子的報導、廣宣;從五星級飯店到超市、百貨到連鎖便利商店,乃至各地單店餐廳,紛紛推出不同特色的粽子,熱鬧萬分。
在台灣,幾乎各地都有知名的粽子,淵源不同、包法不同、食材不同,想表達給消費者吃的東西也不同。出現在市面上有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粿粽、鹼粽,也有江南風味的湖州粽,還有潮廣式的裹蒸粽等,可謂百家爭鳴各有支持者。
說到粽子的食材,有以包肉為主的家常配料,也有加入當地食材,如客家庄的福菜、野薑花,或沿海地區的蚵乾、飛魚卵等。若是江浙粽子則可以吃到金華火腿的鹹香,以及米粒的軟綿與Q感,也有標榜以高級食材,如鮑魚、松露、干貝入餡。在米的種類上,有長、圓糯米,近來養生觀念漸起,加入五穀米、紫米、紅藜麥的也不乏其數。
在做法上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包好的生米粽,直接水煮至熟透;有的是先將食材與生米拌炒入味,再包成粽蒸。選擇的粽葉也有荷葉、麻竹葉與月桃葉的不同,且能增添粽子的風味。在外型上也有差異,如長形的湖州粽、台式四角粽,還有裹蒸粽的四方形等。
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粽子」存在,但很少像在台灣如此精采豐富、琳瑯滿目,蔚為一個節日的代表,可謂台灣專有的飲食文化的表徵:奠基於中國各省來台形成的底蘊,發展成舉世無雙的飲食文化。
這樣的飲食文化應該可以變成當今的觀光重點:結合春夏交替時全台到處都有的廟宇迎神拜佛慶典,以地方飲食節慶活動為依歸的主題觀光。建議文化觀光單位,將「粽子季」打造為「台灣粽子節」。
期待明年能有以文化商機帶動觀光人潮的台灣粽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