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我以身為烘焙業一員而感到驕傲,這緣份從1971年我經營烘焙油脂事業開啟,烘焙業是貼近人心的幸福產業,46年來每每看到產業有新的躍進、新的想望,我就特別興奮,更樂於帶動風潮。最近有件令自己引以為傲且正在發展的故事。
過去台灣的烘焙業在技術、研發上約能領先大陸十多年,近年來大陸業者急起直追,市場成熟壯大、技術也不斷精進。去年我就開始思考,有什麼是台灣的在地優勢,而大陸沒有的,關鍵是還能長期發展而不被快速超越,能夠替整個產業找到新出路。
於是我想到了台灣大餅、漢餅是很傳統的糕點,若能將漢餅做成甜點一般,就像鳳梨酥變成伴手禮,以漢餅百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及多元的變化,商機絕對會比250億的鳳梨酥來得廣。
有這念想後,我也觀察到台灣的烘焙店家幾乎都有漢餅品項,再細看就發現,漢餅都不是店內的主流商品,只有在特殊的節日才有其功用。究其因,多為漢餅是家族代代祖傳的事業,口耳相傳的獨門秘方ㄧ定要遵循古法,因此較無法量化、ㄧ致性、標準化,而店家也沒有動力想要創新。
為此,我請南僑的油脂研發團隊歷經ㄧ年的努力鑽研,用烘焙科學的精神研發二款新漢餅專用油及漢餅專用粉,這二款油脂與麵粉能使漢餅的油酥餅皮與餡料融合搭配,讓漢餅表面細緻光滑,油皮油酥層層分明,外觀呈現渾圓挺立層層酥鬆,吃起來的化口性極好。
過去不少漢餅老字號的第二代、三代接班人都不好意思提起自己是做漢餅的,經過這半年的推動後,許多老店願意站出來。過去單打獨鬥的餅店連成一氣,願意將漢餅提升為具台灣文化代表的甜點,不僅為老店帶來新生意,更讓產業活絡起來,可預見漢餅潮再起的榮景。由此,我真的感到欣慰開心。
我也常與人分享小籠包創新的故事,過去小籠包以肉餡為主,來到台灣改良後,加入本地食材,開發出絲瓜小籠包、九層塔小籠包,加入西方的概念,所以有松露小籠包等。漢餅的創新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如運用香蕉、豆沙、起司作為餡料,或加在餅皮上等,多了創意變化,更能展現多元的漢餅樣貌。
烘焙糕點是傳情達意重要的代表物,漢餅有著台灣飲食文化的融合,憑藉我們烘焙業者的努力不懈、與時俱進,匯聚網絡供應鏈的力量,相信必能將我們老祖宗的「胃」推向國際、開創新漢餅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