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台大總校區的一隅,有一間日據時期留下來,充滿了台灣稻米故事的「磯小屋」。一群守護著台灣稻米發展歷史、知識的有志之士,成立「磯永吉學會」,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典故。以下是磯永吉學會出版新書《蓬萊米的故事》簡介。
自明、清以降,經日治乃至民國,台灣的稻作幾經變革。其間有不少的育種專家為台灣稻米改良事業默默奉獻心力,匯集成了台灣米食文化背後的歷史長河。然而,這段歷史卻在時代的更迭裡,變得殘缺不全,並且也似乎被刻意忽略,殊為可惜。
台灣大學磯永吉學會6月出版新書《蓬萊米的故事》,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遠溯自南關里東遺址(南科園區台南區內)出土4800-4200年前「大坌坑文化」的炭化稻米以降迄今,斯土斯民在米食文化上的轉變過程。
其中,「人定勝天、天亦有仁」相互交融的恩典,是為吾人每捧一碗精緻白米飯背後耐人尋味的傳奇。本書作者是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謝兆樞,以及技士劉建甫。本書的緣起,就是作者劉建甫就讀台大農藝所期間,偶然在現在的「磯永吉小屋」一處暗房裡,發現大量手稿。
這些手稿這是早年台大前身「台北帝國大學」熱帶農學‧農學第三講座講座教授 磯永吉所遺留下來的。這些手稿連同台灣大學農藝系圖書館所藏的「磯永吉文庫」,在本書另一位作者謝兆樞教授於系主任任內,捐給台大總圖書館典藏。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