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36 期
 
葡萄酒 為什麼不能只是農產品? 威石東與台灣葡萄農的故事
作者:李承宇
  文章瀏覽次數:1964

  時近中秋的九月底,秋老虎天氣,全台最高溫還有攝氏38.6度。我隨著楊仁亞,從早上九點到傍晚六點,從后里、二林,到埔里,看了三處威石東(Weightstone)的葡萄園,其中有與葡萄農契作的半世紀老藤,也有甫種下沒多久,屬於威石東自己實驗性質的青翠嫩芽。

  楊仁亞從葡萄酒莊園形而上的「誠實正直」理念、與台灣土地的連結;聊到非常技術性的葡萄園風土、剪芽、疏枝等。最後她拋過來一句結論:其實我們不是在做葡萄酒。

  果然是一個「欠揍小孩」。

 

貼近土地 釀出好酒

  威石東是一個很新的葡萄酒品牌,2013年成立;但它背後是台灣老牌農業集團興農。從威石東酒標上的牛頭,或許識者已經獲得些許暗示。興農前董事長楊文彬創立威石東,去年初他辭世後,由女兒楊仁亞完全接手。目前威石東有木杉白葡萄酒、白中白氣泡酒、黑中灰粉紅氣泡酒三款。

  「台灣農民勤勞、聰明。他們了解也深愛這片土地和作物。我們要努力做出高品質的葡萄酒,才能不負他們,讓他們能為自己努力的結晶感到驕傲。」這是楊文彬成立威石東的初衷,想維持目前在台灣逐漸式微的釀酒葡萄種植以及農人。他希望每年能多一位葡萄農能加入更精緻的葡萄酒種植。

  楊文彬對土地的熱情,現在從女兒楊仁亞身上也看得到:她的鑰匙圈上繫著威石東氣泡酒第一次開瓶時的軟木塞,彷彿也繫著目前生活的重心。

  「為什麼葡萄酒一定要是高高在上的精品?葡萄酒不可以是很親民的農產品嗎?」楊仁亞這句話很打動我。但在市場上一瓶新台幣三千多元的威石東葡萄酒,似乎離「親民」還有一段距離。

  楊仁亞也心知肚明。但堅持用台灣種植的葡萄,堅持用更精緻的方式種植、釀造,堅持給契作的葡萄農公平的對待,威石東的酒產量並不多;縱使農場管理、釀酒等員工加起來不超過十個人,成本還是很難壓下來。

  「我們真的有成本壓力,但會再努力,發展出經濟效益」,楊仁亞的語氣有點無奈,卻更多堅定:堅定讓威石東的酒品質往上走,價格卻走下高昂的精品神壇,流淌入尋常百姓家。

  因為她知道,唯有讓酒讓大家都喝得起,才能影響更多人,才能讓更多人透過威石東的酒了解台灣這塊土地。

 

好命小孩 vs 欠揍小孩

  小學五年級就出國念書,之後一直待在國外,興農集團第三代的楊仁亞並不諱言自己是「好命小孩」,從小不用吃太多苦;但接手威石東之後,每天不管風吹日曬,時常要在葡萄園間奔波。中台灣的烈日在楊仁亞臉上曬出了點點雀斑。

  「希望臉上的斑能夠曬得比較均勻一點。」這位在一般人眼中命格應屬「公主」的小姐,現在如此自嘲。

  楊仁亞也半開玩笑說自己是「欠揍小孩」,「過去我是不知道感激的小孩。跟台灣這塊土地的連結,可能只是因為爸媽還住在這裡。」楊仁亞若有所思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但現在真的每天「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她對台灣土地的感情,益發濃烈;「愛台灣」對她來說不只是口號,「威石東很多還在試驗階段,但我告訴同仁,要盡量減少對土地的傷害。」

  「我希望你因為喝到我們的酒,知道我們在做的事:我們希望將我們與土地、自然的連結與感動傳達出去,讓喝到我們酒的客人,也能與自然連結在一起,感受土地之美。」這是威石東的初衷,也是楊仁亞說自己並不只是在做「葡萄酒」的原因。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