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38 期
 
在紀州庵吃一口文人的友情與誠懇
作者:傅嫻怡
  文章瀏覽次數:1188

  走出台北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循著路幅稍窄的同安街步行,在一排排老樹綠蔭相伴下,街的盡頭坐落一間雅致日式建築,這裡是市定百年古蹟,也是台北城中最寧靜自在的書香角落──紀州庵文學森林。

  位於新店溪畔的紀州庵,是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高級料亭。坐在窗明几淨的文學館內,靜享庭園綠意,看著專程造訪古蹟的觀光客、忙著拍照打卡的文青粉絲,怎麼樣都無法聯想,「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煙蔓草。」《文訊》雜誌總編輯,同時身兼紀州庵文學館館長封德屏說:「紀州庵今日的保存與發展,與社區居民意識崛起有關。」

 

紀州庵的前世今生

  回溯2002年,台大城鄉所教授劉可強在實習課程中,帶學生深入該地調查,從一間破舊建築的日式屋簷開始追尋,意外發掘出紀州庵的前世今生:從日治時代的河畔宴飲場所,到國民政府來台收編為公務員宿舍,直至九○年代連遭兩次祝融,居民幾度更換,最終淪為違占戶據地為王。

  據當地耆老口述,紀州庵料理曾盛極一時,不但為日本總督府設計餐點,也常有藝妓演出。在文獻佐證下,考察團隊得知創辦人平松德松及其後代,便親赴日本拜訪平松家族,交流後,讓紀州庵的故事重見天日。

  儘管紀州庵當時的外觀已殘破不堪,古蹟原貌亦漸模糊,但早年種植的小樹,隨著歲月增長,皆擴展成綿延綠蔭,緊緊環繞紀州庵。社區里民基於保存百年老樹的決心,與城南水岸協會合力向市府陳情、抗爭,讓差點變成市立停車場的紀州庵命運瞬間改寫,至終成為市定古蹟。

  城南水岸協會總幹事林育群說,從古蹟住戶提供的線索中,意外得知台灣著名小說家王文興年少時曾居住於此,轉而從其著作去印證,《家變》的故事場景正是紀州庵。由於當時大眾對文學館抱以期待,台灣重要作家皆與此地有深刻淵源,文化局遂將作為文學現場的紀州庵,定為文學主題館。2011年,台北市政府正式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權。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