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陸各省二百萬軍民成為新住民,也帶來多元的家鄉口味,特別是四大菜系紛紛登上台灣的飲食界,加上台灣原有的各族群鄉土小吃,真是蔚為大觀了。歷經數十年的經營,不僅開拓飲食界的新境,更締造一座傳統創新兼俱的飲食天堂。
基本上,這與大環境有密切的關係。1970、1980年代,台灣陸續創造了經濟與政治兩大奇蹟,舉世矚目。國人也開始有了文化自覺與反思,在飲食上講究精緻化、藝術化,並追求色香味形的美食境界,例如台北一地,餐廳林立,共計四千多家,而菜系更是多元且雅俗並存,就江浙菜來說,秀蘭小吃、陶陶、康熙苑、閤家香、復興園、東生陽、隨園、天香樓、大使館、隆記、極品軒......,各具特色,其看家本領,往往令人嘆為觀止,幾道名菜更是教人念念不忘。
長期以來,各家菜系早已被學者、美食家多所品評,散論專著,不勝枚舉。本文特別以上海極品軒為例,訪談陳力榮這個人,並追蹤他投入江浙味研發四十一年的經過,以作為進入其廚藝世界的參考。
【二】
陳力榮(1958~),本名陳美聰,出生於花蓮市美崙民意里「大陳新村」,後來全家移居新北市永和區。小時候聰穎卻不喜愛制式學習,國中時被編入「放牛班」。父母親祇期望他「不要學壞,不要惹事就行了。」國三那年,他十四歲,決定輟學,自認為祇要興趣所在,行行出狀元。於是選擇餐飲業作為他的志願。
1960年代,台灣社會封閉,經濟較為匱乏,多數眷村子弟都投入軍校,以職業軍人為志願。力榮卻與眾不同,揮別教科書,毫不遲疑的鑽進廚藝世界。當時透過長輩的介紹,他到台北市中山堂附近的「吉祥如意樓」打工。「因為吃得好,又有零用錢,加上餐廳頂好玩的。」他曾如此表白,無意中透露啟蒙因緣與「好玩」的本性。
他的學徒生涯,嚐盡千辛萬苦,從洗碗、端菜、掃地、擦桌子作起,進一步揉麵、拉麵、包子、湯包、小籠包......,儼然是一套科班訓練,為廚藝扎下厚實的功夫。他回憶在江浙館當學徒,每天例行功課就是拌炒高溫的豆沙,有一次因為打盹,不小心就焦掉了,老師傅氣極敗壞,二話不說,抄起大鍋勺就往他額頭敲下去,「當下痛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還是忍了下來。」他微笑摸著額頭上的疤痕─廚藝的正宗標記,彷彿有股回音泛起︰嚴師的狠勁帶出高徒的手藝。
三年的學徒日子,他練就紮實的手藝,正式出道,先後待過三六九點心、松鶴樓、順利園等餐廳。1978年,入伍當兵分發到馬祖北竿,因為一技在身,被編入伙食兵,對廚房的操作他總能得心應手。
有一天,突然接獲蔣經國總統要到馬祖視察的訊息,時間不是幾天或幾周後,而是「馬上到!」當時海峽兩岸處於敵對狀態,元首行蹤列為極機密,連指揮官陳廷寵將軍都不知道。蔣總統搭陽字號軍艦,到了烏坵,準備搭小艇往北竿,這才拍電報過來。他緊急接下任務,走進廚房,就營區材料做出幾道點心,包括糯米燒賣、壽桃、與豆沙鍋餅,搭配幾樣海產,不僅順利交差,也贏得長官的喝采。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