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布里斯本的冬天倍覺寒冷,晚上溫度經常驟降到十度以下,於是開始懷念麻油雞、薑母鴨等能夠暖身、暖心的台灣家鄉味。於是乎,也好奇移民到這裡的台灣僑民的平日飲食。透過昆士蘭台僑聯合會徐瑞雲秘書長的引薦,認識兩位移民到這裡均超過廿年的台灣媽媽,想要知道哪些食物可以代表他們心中的家鄉味。沒想到訪談過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些台僑媽媽已經無意之間幫台灣行銷了家鄉味。
傳承阿嬤辦桌功夫的劉燕珠
劉燕珠女士在僑界被稱「燕珠姐」,一家人於1992年以先生的「油壓機械」技術移民到澳洲,當時兩個小孩一個10歲、一個11歲,第三個兒子則是在布里斯本出生。燕珠姐十分傳統,加上自己的一身好廚藝,即使身在海外,全家每天都可以吃到道地的台灣菜。說起家裡三個兒子,燕珠姐說:「他們最愛吃鹽酥雞啦!我也都做給他們吃。」接著我轉問她先生最愛吃她煮的哪些菜?燕珠姐的先生不敢造次、並保守地說:「她煮的菜甚麼都好吃,很難說是哪一道。」燕珠姐直接幫先生發言:「有點肥肉的梅干扣肉、用台灣出口到澳洲的吳郭魚煮出來的糖醋魚,他最喜歡啦!」
原來燕珠姐如此擅長做菜,是傳承自阿嬤的辦桌功夫。「我阿嬤跟舅舅都是在桃園做辦桌的,我的手藝基本上是跟阿嬤學,我媽媽反而不太會做菜。以前小時候都會去幫忙辦喜事的辦桌,因為阿嬤說小孩會亂說話,不要去喪事辦桌比較好。我在那邊就是幫忙將人蔘雞這類的食物放到蒸籠去,阿嬤的滷豬腳、封鴨,這些菜都很好吃,我也就跟著學。」
原本以為燕珠姐回台探親也會跟我一樣尋找台灣味,但沒想到她說台灣的家人都等著吃她煮的菜:「我兩個兒子都回到台灣工作,所以除夕要回台灣煮給他們吃,像是用芥菜煮的長年菜、白斬雞則是要『起家』、花生則代表『吃豆吃到老老老』、還有菜頭湯表示好彩頭。我大年初一晚上則回到花蓮的娘家,初二就煮給家裡人吃,我媽媽喜歡我的炒米粉、滷豬腳、麻油雞這些菜,也幫忙做滷牛腱這類的拼盤。」聽到她這一番話,我當場相當驚訝,沒想到從海外回台應該是作客的她,竟選擇滿足家人的口腹之欲,不吝嗇地展現好手藝。再對照現在台灣人年夜飯都喜歡到餐廳或是選擇「年菜外送」的普遍現象,我不禁要對燕珠姐尊敬起來,原來台灣的飲食文化與傳統竟能自海外再傳承回台灣。
由於燕珠姐的好手藝在僑界很快傳開來,她後來應邀擔任布里斯本「慈暉婦女會」的美食組組長,只要是社團有活動,便由她號召大家一起做菜、做點心,像是今年的中秋節就預計要製作700-800個月餅。燕珠姐後來也應僑胞的需求,開始在婦女會開班授課,「看他們想學甚麼菜,我就教他們怎麼做,沒甚麼特別的教材,我就只是用筆寫下來紀錄而已。」後來看到她手上一疊手寫的食譜,還看到熟悉的「客家小炒」這道菜,我當下會心一笑。
經由燕珠姐的巧手做出來的道地台灣味,吸引朋友們每個星期日都到她家聚會,燕珠姐甚至也現場順便授課。「他們有時候就乾脆來家裡學做菜比較快。我們家的梅乾菜、破布子、脆梅都是自己做的,因為有些食材買不到或是不道地,乾脆我們就都自己種,芥菜、樹子、梅子都是自己種的。不過回台灣還是要買像是烏魚子、小魚乾、虱目魚肚、南部手工麵線等這些食材。」
燕珠姐不僅在海外認真顧到家人的「思鄉胃」,更是在僑界授課,傳承並行銷台灣飲食,讓更多在海外的台僑媽媽學習烹煮台灣菜,讓這些傳統飲食在這些僑民家裡繼續傳承下去。燕珠姐或許只是單純以「食物」會友,但她不知道自己其實是真正台灣飲食文化的傳承者,並在僑界成功行銷台灣文化。
從家庭主婦到Vegeme餐廳的催生者—邱秀妹
被大家稱呼郭太太的邱秀妹女士,一家人剛好也是在1992年、透過先生的叔叔牽線,以商業投資的身分移民到澳洲,至今已有26年。郭太太在台灣是少數不因宗教因素而吃素的人,她回憶當時吃素的背景:「人只要有一小小傷口就相當痛,我想動物跟魚也都一樣。而且我相信用蔬菜等食材同樣可以做出好吃的料理,所以在16、17歲時就選擇吃素,後來爸媽也跟著我一起吃素。」
郭太太的先生也是素食者,移民到澳洲之後,郭太太單純善盡家庭主婦的職責,每天想著如何變化素食料理滿足先生跟五個孩子的口腹之欲。雖然台灣的素食人口相當多,但我也好奇素食如何展現家鄉味?「我小孩有三個在這裡出生,他們都不太懂甚麼是台灣味,所以我做的菜應該就算是家鄉菜了。我早餐會做包子、水煎包,也用草菇作蚵仔煎,端午節也是吃粽子,中秋節我則會做綠豆椪跟蛋黃酥,都是很中式的食物。過年就會自己做蘿蔔糕、用豆包煮素魚。我是台南人,所以也會做素的筒仔米糕,之前朋友在中國城那裏開一家素食餐廳Tea Master,就是用我的筒仔米糕作為餐廳推薦的食物之一。」郭太太還提到家裡種的台灣青菜:「我家裡有種像是現在冬天適合的茼蒿,還有青江菜、小白菜、地瓜葉、甜豆、醜豆,還有超市買不到的紅鳳菜等等,這些都輪流在我的餐桌上出現。」
也因為吃素的習慣,郭太太開始用自己拿手的素食料理跟台灣朋友交流,「我們都會一起討論如何變化菜色, 彼此學習。後來大家相約,每個月一次到我家來學做素食料理,從2008年左右開始,我們持續了三年。」雖然郭太太一直說她自己只是一位家庭主婦,但我也開始由衷敬佩她。
2016年,郭太太接到堂弟的一通電話,而這通電話從此改變了她的生活。她回憶當時:「我堂弟說West End這一區的素食主義(Vegan)人口不少,也是餐廳一級戰區,剛好又看到一個還不錯的店面,因此想要頂下來開家素食餐廳。但堂弟說沒有我的幫忙,他或許就不考慮開這家餐廳了,要我決定要不要幫他。而且當時我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考慮,但想到自己一直在推廣素食,我覺得吃素是一件好事,而且不分種族,於是就傻傻地答應我堂弟。」
郭太太進一步提到當時跟堂弟討論餐廳菜色規劃的構想:「由於這區(West End)以白人為主,因此我們不打算侷限在台灣的素食,而是以亞洲菜的概念來規劃菜單。」Vegeme餐廳現在已成為West End的素食地標,她也提到店裡主力顧客與暢銷的食物:「店裡客人九成都是白人,我們韓式石鍋拌飯、東南亞的叨沙(Laksa)都賣得很好。」
許多亞洲餐廳都會提供雙語或多語言菜單,但Vegeme只提供英文菜單,較難一眼看出是否有台灣菜的特色,於是乎我問了這個問題:「店裡有賣台灣菜嗎?」郭太太接著解釋:「咬起來太Q的蚵仔煎、聞起來很臭的臭豆腐都賣過,但大部分白人都無法接受,所以後來才從菜單上拿掉。我們也賣過火鍋,但白人真的不太喝湯,所以也只好割愛。但像是素肉燥拌麵(Noodles with bean sauce)其實就是蠻道地的台灣菜,我們用香菇、豆干、梅乾菜、和素肉碎去做出來的肉燥,也相當受歡迎,菜單上的蘿蔔糕也是我們台灣的食物。」郭太太提到幾項具台灣元素的菜餚在餐廳的銷售反應。
我想郭太太自己從來也沒想到在澳洲26年來默默地推廣素食,兩年前竟能從一位家庭主婦晉升到在Vegeme餐廳擔任廚藝顧問,幾乎是全職的身分在餐廳幫忙,穩定食物品質。透過餐廳銷售的過程,她也將台灣元素或多或少傳遞給在地的客人,行銷了台灣飲食文化。
在海外如何推廣台灣美食?
過去在台工作期間所接觸到有關政府「台灣美食國際化」的相關委託案,主要都是協助當地餐廳的推廣,如僑委會在北美地區進行數年的餐廳評鑑、經濟部安排台灣餐飲業者前往海外地區示範做菜、協助輔導餐飲業者等。但這些都是站在台灣的角度來規劃。直到2017年8月我在布里斯本第一次以僑胞身分前往參加僑委會舉辦的「台灣名廚—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活動,才體會到在短短兩小時內於僑胞面前做三道菜的示範與試吃,對於「推廣行銷台灣美食至海外」這件事的效益其實十分有限。
在採訪完燕珠姐和郭太太之後,我開始思考,要在海外推廣台灣美食,海外餐飲業雖然是推廣的一個目標方向,但業者常因營利的現實問題,無法兼顧行銷台灣美食文化的重任;反觀這些廿多年來在海外默默付出、真正深耕台灣飲食文化的台僑媽媽,一點一滴將自己的手藝在僑界傳承下去,讓海外的朋友有機會品嘗到台灣美食,或許應獲得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