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46 期
 
也談飲食文學
作者:蕭新煌
  文章瀏覽次數:3207

  文學和電影這兩種藝術往往不可分割,不少電影會從文學獲得靈感。

  我在本專欄談過飲食電影,部分影片就是從文學作品得到刺激。尤其是近年在日本盛行的,從飲食漫畫改編成電影。這種從文字書寫飲食的表達方法,轉變成為影像畫面,更能生動傳達出食物、菜餚的色、香、味和食者個人的盛情或彼此的情愫交流。

  飲食電影的國內、外代表作不勝枚舉,那當代飲食文學呢?我首先搜尋到焦桐為文化部「台灣文化工具箱」網站所寫的「飲食文學」專文,讀來饒富趣味。他雖然沒有為飲食文學做出明確定義,但卻由古迄今從文化書寫中找到生動的飲食描述。他引述《論語‧鄉黨》一大段談論飲食的文字,證實孔子「好吃」,也「懂吃」。從他文中繼續舉的中國歷史文學作品也不乏飲食書寫,推論文學「不注意飲食,委實感染文化健忘症」,「足見飲食文學與文學脣齒相依」。

  他又舉例說明「飲食活躍了作家的精神與生涯」、「文學裡的美食總是帶著懷舊況味、令人沉思、令人咀嚼再三」;他更大膽倡議,「提倡、研究飲食文學是一種文學主題學的生產,同時也意在喚起沉睡的審美感受。」善哉斯言!

  焦桐接著列出他選出的10篇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鋪陳台灣的飲食文學內涵,包括了詩、散文、小說、報導文學。它的條件是必須先有文采、有思想、有感情。尤其是它要能產生讀者的生理反應:閱讀時會增加唾液分泌。他還指出,飲食文學的大宗是通過飲食寫親情。此外,焦桐從2007年起,每年都編選年度「台灣飲食文選」,我相信這十多本文選應該是了解、摸索台灣飲食文學的好材料。我已決定要一本一本細讀。

  由陳益源主編的《誰識食滋味:文學與藝術中的飲食符號》一書(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出版,2013)是另一探究飲食文學和藝術的人文社會科學論文集。雖然以文學與藝術為副標題,但範疇擴及比較亞洲飲食史、飲食與族群認同變化、飲食的全球化和在地化論述,其中有論文引述李渝的小說,描述台灣的外省族群如何先是藉飲食懷鄉,繼而以台灣食材取代和轉換大陸口味,是一種「味覺轉向」的本土化文學書寫,倒是很有文學社會學的筆觸。另一篇文章主張透過飲食散文(非小說)的力量可以做為台灣飲食文化全球化和在地化的「跨界」和「無國界」趨勢的對話工具,更可以作為保存地方飲食文化和特色(古早味)的利器。

  當然,要一覽台灣飲食文學的全貌,不能不去注意和重視族群文學、民間文學在特色飲食風味的著墨和傳承。

  最後,我手邊另一本書《足堪回味皆平常: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陳東榮編,談冊文化,2015),就涉及客家飲食文學如鍾鐵民的田園飲食散文和小說書寫,以及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中的食物意象。對我來說,這又是另一個有意義的閱讀。

  我對飲食電影和飲食文學的「發現」,算是我近來所找到的新嗜好。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