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食器中最喜歡碗,因為碗需要被捧著、端著⋯⋯,於是,簡單的食物裝入後都變得令人更有感了。」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辦「飲食物語」特展,談「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名廚江振誠提供了自己的食器收藏及作品,並在展場留下了這段話。
如果你服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那你可曾悉心檢視過日常生活飲食的杯杯盤盤?
一百件從台灣碗盤博物館借來的台灣早年餐盤釘在博物館牆上,讓人在浩瀚飲食文化面前覺得渺小;細看盤上或描摹山水,或花鳥蟲魚,雖然筆法樸拙,但確實是屬於飲食的「日常之美」。
「現代人常在超商覓食,習慣了一次性的免洗食器;也習慣於『打碎了不心疼』的大量生產廉價餐具。」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展示組樊子郡是這次特展策展人之一,她解釋,飲食是人與人間有溫度的情感連結,應更受到重視;鶯歌陶博館希望能更全面推廣陶瓷藝術與文化,於是在過往以藝術創作型展品為主的方式之外,在這次特展注入「陶瓷器皿飲食日常」的元素,從「創作」的視角轉換成「使用」的視角。
食器就是要用
「食器就是要用得到。」飲食作家盧怡安在飲食圈子裡算是愛食器成痴的代表,問她至今收藏了多少杯盤食器,她以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回應我:「怎麼可能數得完?」她擺放食器的空間,從一個櫃子、兩個櫃子開始,現在已經以整面書架牆來計。
「看得到,你才會拿出來用。」把杯盤食器當擺飾、收藏品,不是盧怡安的作風。她會依「季節」來分類擺放家中的食器,並且隨著季節變化,逐步為食器「換季」。如今夏天來臨,在冬天帶來暖意的厚實鐵鍋、土鍋,就必須在盧怡安家退居二線了。
她2010年學茶之後開始對飲食器物著迷,甚至到故宮博物院上器物課。雖然她自嘲「上課上到想打瞌睡」,但言談間信手拈來就是「簋」、「豆」這些古器物,她對食器確實有下功夫。
盧怡安以外部策展人身分為「飲食物語」的「餐桌風景」展區規畫了「大家的餐桌」,除了江振誠,她也邀了不同領域總共七位「生活家」,展示自己使用的食器,包括建築師毛森江、花藝師嶺貴子、飲食工作者及電視節目主持人Soac、飲食作家葉怡蘭等。
「我不找販售食器的人,因為他們的專業知識來自於工作,而非來自生活實用。」盧怡安定義的「生活家」,是指相關知識來自於生活所用,進而研究,且能與大眾分享。「自己用過才會有趣。」她再次強調。
所以,我們在展場中可以看到近年喜歡以茶碗簡單、樸拙泡茶的毛森江,將木桶倒置成為茶桌;嶺貴子在英美蒐集到的瓷盤上,繪著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風情。
精緻食器 讓食物更誘人
至於盧怡安自己,則喜歡「樸素陶器中風化般的表情」。她迷戀的是陶器因時間累積或窯燒而產生的斑駁、漸層,「如風化般的色澤變化」。
茶杯,盧怡安鍾愛「撇口杯」,即杯口向外略翻出一個弧度。原因無他:好拿、茶湯可緩緩入口,不燙。
由於喜歡台式熱炒,橢圓形的「腰盤」是盧怡安的最愛:有點深度、口緣薄、重量適手、不吸油好清洗。深度是避免湯汁外溢,薄口好盛菜、好倒湯汁澆飯;橢圓形則可讓菜集中,兩邊稍有留白之美。
盧怡安喜歡的食器,從買米送的飯碗到七、八千、上萬元的日本陶藝名家,如鹿兒島睦、池田優子等的作品都有,對她而言,食器的實用性與美感的比例是八比二。但每每看到她對食物、器物的安排、描寫、拍攝,總覺得她對食器美學的重視程度應該不只有百分之二十。
食器的生活美學因人而異,盧怡安很直率地舉例:「我不喜歡吃沙拉,所以就算陶藝名家的限量沙拉盤,我也不會心動。」但她不諱言,用精緻的食器盛裝食物,會讓食物更誘人。
她曾經從日本帶回來和菓子「金鍔」,這種她形容「乍看之下好像發霉」的點心外觀,放在家很久都沒人碰。有一天她將金鍔切成小片,以精緻的小木盤裝上兩片,立刻吸引家人的目光。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