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客是英文foodies的譯名,漢字早就有「老饕」之稱。相關流行但被批評有點勢利的字眼有「美食家」(gourmet)或是較口語的「好吃者」(food lover)、「戀食者」(food obsessed)或「熱衷食物者」(food enthusiast)。
最近有機會讀到一本以「饕客」為名的書註,深感興奮。閱讀之餘,不禁想寫些雜感給《料理‧台灣》的「讀者/饕客」分享。這本書的副標題:美食地景的民主與區辨,說盡了它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談饕客這種「對食物非常感興趣而且認為食物是一項藝術,能與繪畫或戲劇並列的人」。其實,Distinction更好的譯名是「優異」,而不只是區辨而已。與饕客對立的那一群就是「任何東西都吃、吃速食的人、吃加工食品或是根本缺乏敏銳味覺的人」;他們對食物提不起勁,有著什麼都無所謂的飲食習慣。
我認為,在乎與不在乎食物就是最簡單的區分,我甚至認為,不看料理、美食、美酒雜誌,絲毫不想知道食譜,或是根本不去接觸有關食物的相關書籍、文學或美食電視節目、紀錄片或電影的人,絕對不會是饕客。
這本書最有意思的是加了另一有關饕客的定義和內涵:喜歡並樂意開口談食物、說美食經驗與同桌朋友分享。但這種話語不該是為炫耀價格或過分誇大稀罕奇異料理,而是以愉悅口吻道出吃的學問和快樂。這也是我認為饕客的一個很重要的涵養和特質。饕客也一定會關注在地和當季的食物和烹調的方式;漸漸流行的饕客話題則是永續有機食物和動物福利。
兩位作者畢竟是社會學家,在書中當然也「很社會學地」將政治、階級、族群、性別各種宏觀且帶有批判的因素帶進美食、品味、食物、饕客的討論。我整理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社會科學論述,包括平民普羅美食(民主)與上流美食(優異)的對立;倫理飲食運動的興起和「對抗式料理」;在地食材與生態足跡的倡導;饕客如何透過「雜食者」和開放心態來平衡人人平等的民主飲食觀和講究美味的優異食物觀;在(美食)飲食書中如何用三種論述架構來化解或淡化貧窮和富裕的對抗,或是高雅與粗鄙的衝突(貧窮的浪漫化、不平等的平等,和特權以尋常無奇來輕輕帶過);廚師、飲食部落客和饕客的性別差異化;以及美食文化中的民主平等化潮流等。
上述這些論述的確比較嚴肅,也超越了美食消費者的關心層面,而進入飲食公民意識;有些讀者或許會覺得乏味,或是覺得與料理知識無關。不過這些的確都是飲食社會科學研究的正當性範圍,值得不只是好吃而且也好學的饕客開始關注。當然我也同意,像這本書兩位作者承認的,對大多數饕客來說,食物是因為本身的美味、有趣和值得一試而充滿魅力,其他議題畢竟只是附帶或附加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