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48 期
 
河內 一座充滿食物香氣的城市
作者:洪麗君
  文章瀏覽次數:1146

  享用越南鴨仔蛋必備的「叻沙葉」、越南酸魚湯裡的「大野芋(越南白霞)」、越南生春卷一定要加的「越南毛翁」、用來包越南方粽的「尖苞柊葉」、比一般越南河粉更費工繁瑣的「順化牛肉粉,以及五彩繽紛的「糯米飯」⋯⋯走一趟河內的三十六古街,就能一次看足、吃夠。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今年適逢三十周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中華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越南河內與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實踐大學及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合辦,會議主題為「跨文化交流與東南亞的中華飲食」。

  食物與飲食方式,在文化交流和飲食發展上都極為重要。早在唐代,中國僧侶就將豆腐及豆製品帶進日本及越南;而中華飲膳長期以來也從東南亞取得香料、海參,以及燕窩等食材。遷徙,也會影響食物與飲食方式。隨著華人在世界各地定居,歷經在地化過程,原本熟習的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塑造出經在地化後的中華飲食新形態。

  無論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或香港的移民,對於中華飲食的流轉與各地蓬勃發展的中餐廳都貢獻良多。華人及其後裔也藉此向世界各地介紹中華飲食與中餐烹調方式。

 

飲食與遷徙

  本次會議為時兩天半,聚集了九個國家27位學者發表論文。來自美國、對於研究亞洲飲食文化頗負盛名的Indiana University教授Richard R. Wilk教授以「Cuisine and Diaspora: Encounters between Diverse Culinary Cultures in a lobalized World 」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探討飲食與移民在多元的烹飪文化及全球化環伺下,所遭遇的衝擊與轉變;也為中華飲食在全球化的傳播與應用上,梳理出未來的可能性。

  東吳大學助理教授何撒娜與楊豐銘博士在會議中共同發表的「Pho Migration: Gastronomic Exoticism or Exotic Gastronomy in Paris and Seoul 」研究論文,從比較角度考察越南指標性食物「河粉」的國際遷徙,以及其在韓國與法國的美食全球化及異國情調間的交匯,引起與會的越南學者和來自其他國家學者非常熱烈的討論。

  透過中華與東南亞,直至全球的跨文化飲食交流,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播與影響,亦將持續地發光發熱。

 

街頭小吃體驗 從一杯啤酒開始

  會議後的「河內街頭小吃之旅」,也是本次研討會的重頭戲之一。由越南知名主廚Nguyễn Mạnh Hùng(阮孟雄)號召當地主廚及專業導遊,兵分七路,帶領4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飲食專家學者,探訪越南最古老的街道「三十六古街」,為大家解讀越南最道地的美食、食材與老店故事。

  位於河內市中心還劍湖北邊的三十六古街商業區,早在十一世紀李王朝的時期,就因是皇帝的城邑繁榮發展,現今更以「一條街一行業」聞名,是國外旅客到訪河內必遊的景點。「街頭小吃之旅」在大家一同舉杯暢飲生啤酒後展開。阮孟雄解釋,只要是值得慶賀的事就少不了啤酒,對越南人來說,啤酒不僅代表歡愉,也是街頭小吃經常會搭配的飲料。

  循著糖果街、肉品街、海鮮區、乾貨區⋯⋯走入河內的傳統市場,出生20天的鴨仔蛋、整隻蝦與裹上麵糊的地瓜絲一起油炸的蝦餅、內含昆蟲的蛋餅,琳瑯滿目的各式食物令人目不暇給。只要是團員好奇、想吃的食物,帶路主廚都會買一份讓大家試吃並解說。

  在台灣推廣越南菜的小夏天越南餐廳負責人Josie認為,越南早年因戰爭及政治因素,食物較匱乏,將昆蟲當作食材的料理及小吃屢見不鮮,藉由近距離的街頭導覽,大家可以看到越南當地的日常生活,進而對越南的特殊食材及原料產生好奇,透過交流與提問,就能產生互動與瞭解,消弭彼此間的文化隔閡。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