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馬來西亞檳城的華文報《光明日報》刊出一則報導,標題是「外勞掌廚NO!保街頭美食原味 檳政府徵求民意」。
檳城的George Town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是馬來西亞人公認的美食之都,等同於台灣的台南。檳城人對於擁有美食相當自豪,亞參叻沙、炒粿條、豬腸粉及扁擔飯等街頭美食,多年來深獲國際好評。
然而小吃工作多半工時長、需久站、高溫危險、薪資低,隨著國民所得提高與教育普及,已愈來愈難聘雇本地人(尤其是馬華)在小吃攤工作。攤主開始雇用移工。根據統計,檳城街頭小販中約有半數雇用移工擔任廚助,更有小吃攤整攤交給移工。
我在檳城的美食界朋友認為,移工對當地食物沒有感情,不了解食物的火候跟精髓,無法把關品質。而政府也為了避免當地美食染上「移工風味」,擬出嚴禁小販僱用移工烹煮食物的規定(但移工仍可從事端菜等非關烹飪的工作),違規業者最嚴重可吊銷執照。
沒有人情 能有味?
當地民眾反應以正面居多,認為「檔口的生意是吃人情味,如果沒有了『人情』那麼就沒有『味』了。」反對者則表示,本地工人薪資要求較高且不易聘請,最終成本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如回歸市場機制,
我在中國大陸也遇過類似狀況。急速發展的大城市湧入來自大江南北的謀職者,招牌上標榜的廈門沙茶麵、泉州燒肉粽,烹煮者可能是湖南、河北、山西人。我在泉州遇過操北方口音的廚娘,邊煮泉州滷麵還邊嫌當地鹼麵不好吃,我以觀光客的身分看著端上桌的滷麵,也不免忐忑:「這樣的味道會正宗的嗎?」
這不免讓我聯想到,台灣同理可證嗎?根據移民署2020年6月統計,台灣外配人數達56.1萬人,其中以陸配的占比最高、越南其次。以總人口而言占比雖然不高,不過根據同期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約59.5萬人,與外配人數相近,顯示台灣人口結構正在變化,飲食結構也難免受影響。無怪乎我今年夏天在花蓮,就聽阿美族人說:「賣河粉的要比賣鹹豬肉的多了。」
或許是因為語言相通、外型相近,陸配從事本地小吃生意不太會讓人特別注意;而由越配掌廚的越南小吃店,近年在街頭巷尾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不過我想討論的並非越南小吃,而是進入台灣小吃的移工。
移工蚵仔煎 台灣人喊讚
以飲食角度觀察,越籍移工(或越配)有能力湧入台灣小吃市場,主要在於越南人語言學習速度快、環境適應能力強、靈活度高、互助團結,尤其越南女性展現高度的韌性。
這會不會使得台灣小吃走味?確實會「走味」,但有可能是讓味道提升的「走味」。2020年7月《台灣英文報》有一則新聞,標題是「越南失聯移工 蚵仔煎太好吃遭捕後台灣饕客感歎再也吃不到了」。
報導指出,越南失聯移工阿德在高雄市梓官區一家小吃攤工作,他認為蚵仔煎類似越南煎餅,於是將作法套用到台灣的蚵仔煎,用了獨門醬料,其口感外酥內嫩,還研發特製湯頭的海產粥。到假日客人絡繹不絕,想一嘗美味可能要排隊等一小時。他被捕後,饕客還念念不忘他的手藝。
擅用辛香料 替湯頭加分
我認為越南人能提升台灣小吃風味,在於越南人比台灣人多了運用辛香料的能力。以越南河粉來說,台灣小吃多以大骨湯為基底,越南河粉以牛骨湯為基底,但會加入桂皮、花椒、草果、丁香、小茴香等辛香料。那些隱味能在不改變主味的條件下,增加氣味的豐富度與飽滿度,所以我常聽到台灣人評價「越南河粉的湯頭,有種說不上來的好喝。」
雖然我曾在台北全是越南籍店員的溫州餛飩麵店、福州魚丸店裡用餐,一邊吃著食物、一邊聽著飛滿屋子的越南話,還是有違和感。不過我還是認為,毋須為此貼標籤:本地人做的才正宗,外地人做的不正宗。
有不認真做小吃的台灣人,也有認真做小吃的越南人。台灣真正該擔心的不是越配(或移工)滲入台灣小吃使其走味,而是如何提升小吃的品質。當越南人做的台灣小吃比台灣人更受歡迎時,台灣小吃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