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上,一位日本料理師傅提起他在餐飲科系演講,當他問學生:「你們會洗抹布嗎?」學生一點反應也沒有,等到講座結束,餐飲老師才訕訕地說:「現在抹布與工作服都送洗,不用自己處理。」
板前師傅的抹布跟調理刀幾乎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再怎麼精湛的手藝、高超的刀工,如果自己不處理抹布、刀具,要如何施展?我私下向台北幾位日本料理主廚打探,發覺現在確實都是送洗抹布為多。
為什麼餐廳不自洗抹布?
考量的因素很多,首先是「交給專業的來」。若日本料理店自己洗抹布,無法以科學方法證實抹布經正確清潔、消毒,沒有因漂白水過量或不足而使抹布遭受汙染;加上衛生單位不定期抽檢,預防萬一,外包給專業清洗公司比較放心。其次,一些客流量大的日本料理店,平均每幾分鐘就要用掉一條抹布,抹布使用量大,業主評估,大量送洗比自洗來得省時、省事、省錢。其三,許多員工認為清洗抹布是低下無專業可言的清潔工作,不是自己分內的事。
我贊成把抹布交給專業清洗公司,不過同時我也認為學校或餐廳有義務教育從業人員,如何從清洗一條抹布開始認識自己的工作。傳統粵菜主廚每人有自己的抹布,上工前,學徒就會把洗得潔白的抹布摺好交給師傅,無論餐廳如何光鮮亮麗,廚師名氣如何響亮,抹布猶如照妖鏡,照透一位廚師的習性,這,就是門道。
把基本功當作一種修行
在我從事的媒體業,「打逐字稿」猶如餐飲業的「洗抹布」一般日常且重要。逐字稿就是把話語錄音內容打成文字,類似影片底下的字幕。我的媒體高層朋友曾接到新進員工投訴:「上班一個月,主管只要我做打逐字稿這種不專業的事,完全沒學到東西。」我聽了相當遺憾,因為打逐字稿是非常珍貴的學習,即使我已經從事媒體工作二十年,打逐字稿仍是件不容易的功課。
我們經常會把聽到的話,不經意用自己的想法轉述出去,有時已偏離對方的原意而不自知。因為我們往往認定事情就如所想的那樣,只聽自己想聽的,聽不見自己不想聽的;打逐字稿是最好的練習,練習把我執一點一滴掏空,把別人的話語一個字、一個字精準地呈現,一分鐘的錄音內容,要花五倍的時間才能打出文字,我將其當成一種修行。
為了追求效率,有業者研發聽寫軟體,透過語音辨識將錄音自動轉譯成文字,簡直是業界救星。這就跟我贊成有專業清洗公司一樣,出版媒體業當然可以使用這類工具以提升效率,不過,也有義務教育從業人員從聽打逐字稿開始認識自己的工作。
清洗抹布是提醒從業人員,對於提供大量生食的日本料理,抹布就是第一道防線,要乾淨清潔為客人的安全把關。清洗抹布,是保持對事物敏銳觀察的能力,到底什麼算髒?如何算乾淨?乾淨與髒之間有多少差距?江振誠在《初心》一書也曾說:「一位好廚師,需要學習的不只有技藝,而是感受生活點滴的敏銳度。」洗抹布不是技藝,是生活。
從洗抹布學謙卑
清洗抹布,也像在洗滌自己內心,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如果不想在洗抹布時過分費力,便會讓自己盡可能在工作時動作輕柔,減少抹布髒汙。更重要的是,清洗抹布能讓人學會謙卑。工作內容沒有高低之分、賓客也沒有貴賤之分,事事都重要、人人都平等。
表面上看來,為了效率,我們做出了省事、省時、省錢的決定;但看不到的是失去了什麼。我聽到許多業主抱怨,現在員工躁進、懶散、狡猾、隨便,這會不會就跟一條抹布有關呢?
有沒有可能從頭來過,請專家教導如何正確清洗一條抹布,就算是要交給專業,至少要有對送洗單位使用什麼洗劑、是否混洗、殘留、安全使用無虞的判斷能力。如果有一天,壽司店店休的原因是抹布送洗店員工旅遊,那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