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曾為了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辦的「中華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之餐會,拜訪了當地幾家餐廳。記得餐廳經理在建議海鮮類主食,均推薦鮭魚與巴拉蒙迪魚(Barramundi),還特別提及若是招待外國客人,應該讓他們體驗澳洲特有的「巴拉蒙迪魚」。一直以來,只知道巴拉蒙迪魚是鱸魚的一種,但不覺得有何特別之處,直到最近走訪位於澳洲北部的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才知道巴拉蒙迪魚在原民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原民的神話與食物
在英國殖民與移民澳洲之前,約有六百名來自不同部落、說著不同語言的原住民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估計可追溯到五萬年前,是擁有地球上最長文化歷史的人類。
澳洲原住民的精神哲學被稱為「夢想」(dreaming或是dreamtime),指的是世界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是在這段夢想時期。祖先的靈魂在夢想時期透過動物、植物、與其他生物的擬人化,形成一個個不同的神話故事,進而塑造出現今的自然環境,並逐漸建立當地的社會秩序及其法律。
在神話故事中,原住民的祖先多以人類的形式來到地球,當他們穿越陸地,創造了我們今天知道的動物、植物、岩石、河流、山脈和其他形式的土地。這些祖先的靈魂也形成了原住民、土地和所有生物之間的關係。祖先並沒有在夢的盡頭消失,而是留在這個神聖的土地上,夢想是永無止境的,將過去、現在、未來與人民、信仰和土地連結起來。
巴拉蒙迪魚、鱷魚、袋鼠、蜥蜴等都是原民神話中的角色。祂們曾出現在一萬年前、位於北領地的一處原民岩石壁畫上,這裡也是一萬年前原住民生活的地方。
Barramundi的原民神話
在夢想時期,有一尾巴拉蒙迪魚正被一群婦女追趕,並游進附近的一個洞穴。當她進入洞穴時,婦女們準備用斯賓菲克斯草(Spinifex grass)所製成的網子來抓她(這是一種稱為Kilkayi的傳統捕魚方法)。巴拉蒙迪意識到她被困在洞穴入口的淺泥水中,於是試圖游到另一端,但她找不到出路,回到山洞的入口處,但婦女們正拿著網子等著她。她游向婦女並跳過她們,一不小心,身上的鱗片被岩壁刮了下來,鱗片成為現今在河內可以發現的各種顏色的鑽石。巴拉蒙迪又從岩石的縫隙中跳出來並潛入水中,她在水中變成了一塊白色的石頭。三個婦人追到牛溪(Cow creek),在水中尋找她,這三位婦人後來也變成石頭,成為現在當地的特色景觀。
為何Barramundi還須正名?
Barramundi在澳洲指的是當地產的鱸魚品種─尖吻鱸,台灣又稱其為金目鱸,Lates calcarifer則為其學名, 國際科學界廣泛稱之為亞洲鱸魚(Sea bass)。 Barramundi一字來自昆士蘭州羅克漢普頓(Rockhampton)地區的原住民語言,是「大型河魚」之意。
巴拉蒙迪魚主要在澳洲北邊的海域生活,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出現巴拉蒙迪魚的養殖漁業,為了市場推廣的需要,澳洲決定在商業市場上將此「亞洲鱸魚」以Barramundi做為正式用字,進而成為澳洲的特色。
目前澳洲一年養殖場生產約3,500公噸的巴拉蒙迪魚,但澳洲人消費量卻遠高於這個數字。根據2019年的調查統計,澳洲全年的巴拉蒙迪魚消費量有60%來自海外進口,包括:台灣、泰國、越南等。在超市或是海鮮店都可以看到標示來自以上亞洲國家的「Barramundi」,但澳洲人開始質疑:「這些來自其他國家進口的鱸魚,可以稱為Barramundi嗎?」,因為這個字含有澳洲原住民特殊的文化意義。
2019年,澳洲巴拉蒙迪養殖協會(NBFA)在北領地的首府達爾文舉辦第一屆「全國巴拉蒙迪日」(National Barramundi Day),除了推廣在地的巴拉蒙迪魚之外,也希望讓消費者思考他們吃的海鮮來自哪裡,了解進口與本地產的Barramundi有何不同。
除此之外,也特別將「正名」的議題帶出,希望政府能夠強制規定進口鱸魚不可使用澳洲原民語言的「Barramundi」,而是使用一般泛稱的Sea bass作為區
隔。
當時活動現場有來自雪梨Firedoor餐廳主廚Lennox Hastie,他接受澳洲ABC國家廣播公司受訪提到:「政府應該修訂原規範,確保只有在澳洲的巴拉蒙迪魚才能使用這個名字─Barramundi,因為我們嚴格規定的養殖環境與薪資標準都與進口國家不同。就如同不是在法國製造的「香檳」,不能使用champagne一字,只能使用氣泡酒(sparkling)一字。」另一位名廚Matt Moran也指出:「當你想到澳洲的Barramundi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它是代表澳洲的一種指標性魚類,含有不同的意義。
如果我看到標價為澳幣20元的Barramundi冷凍魚片,我就知道不是產自澳洲,如果是30元的魚片,那說明其產自澳洲,而且品質很好。民眾應該支持全國巴拉蒙迪日,記得在餐廳用餐時,要問這些魚是否產自澳洲,這很重要。」
現在已有各州的餐廳簽署並積極參與此正名活動,並堅持餐廳僅採用澳洲本地的巴拉蒙迪魚。
更多在北領地的叢林飲食體驗—鱷魚
北領地是澳洲原住民的發跡處,北領地不僅有著特殊的原民歷史背景,原住民人口比例高達三成,也造就原民食材在當地的應用十分普遍,例如:卡卡度梅子 (Kakadu plum)、胡椒莓(pepperberry,類似整顆黑胡椒)、大洋洲濱藜(saltbush)、澳洲水蓮(water lily)、野生水牛、鱷魚、袋鼠等。其中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鱷魚。
這次在北領地意外發現許多餐廳的菜單上都有鱷魚肉的選項,這在其他州的餐廳是相當罕見的。鱷魚肉在當地可以出現在東南亞餐廳,成為「鱷魚叻沙麵」;也可以是披薩餐廳裡的「鱷魚肉披薩」;但也可以成為中式春捲裡的餡料,並搭配當地野生巴拉蒙迪魚、袋鼠肉,成為「春捲三味拼盤」;還有一頂帽子的Snapper Rocks餐廳,在菜單上推出「鹽酥鱷魚肉」,各式鱷魚肉菜餚都讓人十分驚艷。但北領地不僅隨處吃得到鱷魚肉、更到處流傳著鱷魚的原民神話。
一個鱷魚的原民神話
鱷魚是具高危險性的動物。然而在原民神話中,牠卻是由一個女孩變身而來。
有一群人在部落過著單純的生活,媽媽負責做菜,小女孩在旁玩耍,小男生則和爸爸學習打獵等屬於男子氣概的事。但族裡有一位小女生韋敏娜(Min-Na-Wee)開心不起來,因為她臉上的皮膚天生堅硬且有像鱗片的外表,敏娜怨恨不已,因此喜歡製造麻煩,成為族裡的問題人物。敏娜長大後,原本應該跟其他女孩子一樣被挑選為某人的新娘,但長老並沒指定任何男人給她,因此她的怨恨更深。也因為她在部落裡不斷惹麻煩,部落長老們決定懲罰敏娜,於是她被男人抓住,因為反抗,跟抓她的人在泥土上滾來滾去。
敏娜逃脫後,跑到海邊,她在那裏祈求邪惡的靈魂把她變成一個邪惡的動物,這樣她就可以進行報復。於是敏娜被變成一條大鱷魚,滑入泥濘的水中,等待她的獵物。部落人民以為敏娜已消失,一天,族人沿著河岸漫步、尋找泥蟹時,敏娜已經在旁靜靜等著,並偷偷爬到後面抓住曾經欺負她的人。於是敏娜和被抓的人在泥巴上翻滾,一遍又一遍,之後又拉到水裡繼續翻滾,直到她覺得懲罰足夠。到今天,敏娜的精神仍然留在鱷魚體內,這就是為什麼每次鱷魚抓住牠的獵物,總是會在水中滾來滾去。
原民文化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嗎?
這趟北領地之旅,讓我彷彿置身於原民世界。雖然沒有機會看到原住民用戶外火烤的傳統烹調方式來烹煮食物,但看到各式餐廳徹底將叢林食材融入現代的飲食生活,呈現真正的多元飲食文化與澳洲的真實面貌。
原民的傳統文化,不可置喙,絕對是澳洲文化的一部分,傳統必須傳承,但融合的文化更是屬於現在進行式。如同採用原民語言的Barramundi,早已是高級(西)餐廳的桌上佳餚,但其文化意義將其衍生為澳洲代表性之魚類食材,更是認同原民文化在澳洲的地位。
2021年初,澳洲政府宣布將國歌當中的young一字改為one(原歌詞為:…For we are “young” and free…),等於正式宣布澳洲不再是一個大家都以為的「年輕」國家,因為澳洲的歷史不應該從英國殖民後獨立的1901年算起,而是從數萬年前即有原住民居住的事實來重新看待澳洲歷史。
與澳洲有相當類似的原民、殖民歷史的台灣,似乎也需要思考同樣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