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縣秀林鄉山腳下的一處工寮旁,一株株山蘇向山的兩邊延伸,視線所見沒有盡頭,各式樹種錯落在山蘇園間,遮蔽溫暖冬陽;偶有陽光灑落之處,以幾塊黑網架著簡單覆蓋。周賢德種植山蘇二十多年,是當地太魯閣部落居民,自如地走在茂盛的山蘇園間,隨手摘下嫩葉,手法俐落,「摘的山蘇一定要夠嫩,在花蓮,通常是十公分左右。」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蕨類生長,目前所知的原生蕨類達六百多種,山蘇是近年熱門的景觀栽種、葉材,也是市場上受歡迎的野菜。台灣東部的低海拔山區主要種植葉片大且苦味較低的南洋山蘇,原產地在東南亞,如菲律賓、印尼、泰國,或是中國南方、台灣及沖繩等地。
山蘇喜好陰涼潮濕的生長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在砂質及黏質的土壤上皆能存活。種植初期門檻較低,不需要施灑農藥、蟲害少且管理方便,除了能為農友帶來收益,也具有水土保持作用。政府自八〇年代初期推廣以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目前在花蓮、高雄、屏東等地皆有規模種植。
花蓮縣是台灣山蘇栽種的主要區域之一,周賢德在政府推廣之初便配合試種。不過,起初周賢德並不以為意。他剛開始是種以玉米為主的五穀雜糧,採用慣行農法。如果收入不夠穩定,會兼職運輸業,運送蔬菜水果賺外快。在運輸業還相當有賺頭的八〇年代,周賢德靠著開卡車支撐家裡經濟近十年,對於種植山蘇並沒有太多期待,「我只在農地上試種一、兩分地。」
遮陰度與水分 種植關鍵
目前周賢德的山蘇種植面積有八甲,採有機耕作,是秀林鄉種植面積最大。山蘇的栽培與管理並不難,初期僅需控管雜草生長,等山蘇葉片足以覆蓋土壤,便只需要控制遮陰度與水分。
周賢德表示,山蘇尤其需要避免夏日陽光直射,「過去曾用各式資材加蓋黑網,颱風一來便全毀,費錢又費工。後來才發現,種樹是最好的方法。」為了模擬山上的潮濕環境,周賢德在園區裡種植台灣欒樹、樟樹、苦楝等台灣原生種,除了遮蔽陽光,也能維持生態的多樣性,落葉亦能成為土壤的養分,不須再施用有機肥料,讓土地回到自然的狀態。
周賢德指著堆放在工寮內,一袋袋整齊堆放的肥料,「這些都用不完,肥料我也不想要用,會讓山蘇的味道跑掉。」周賢德採半管理種植方式,將八甲的山蘇園分區塊採收。他分享:「山蘇生長的時間大概是十五至二十天,每次只採一區,兩周後又能再重新來過。」每株山蘇只於特定時間採收,剩下時間讓山蘇好好生長,才能確保每株山蘇又大又健康。
除了陽光,水分控制得宜也是種植山蘇的關鍵,否則易有病蟲害,如果夏天熱,又澆太多水,會有盾介殼蟲。有病蟲害的地方就停止澆水,不讓影響範圍擴大,但不特別施灑農藥,「畢竟牠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山蘇)還是要給牠們吃」,周賢德開玩笑地補了一句:「不過我會拜託牠們,不要全部吃光。」
手工採摘 掌握山蘇嫩度
大株山蘇的老葉在園中交錯,周賢德說,這些老葉必須留著行光合作用,新長出來的嫩葉才會粗大。曾有農改場人員到山蘇園交流,建議周賢德把老葉剪掉,但卻發現山蘇會失去重心,一下就倒。一株株山蘇的老葉在園間交互展開,也確保園區的雜草能有效抑制。
山蘇在台灣南部及北部的生長情況不同;受消費者飲食偏好,也會有不同的採摘長度。周賢德說,南部消費者喜歡葉子長一些,像蔬菜。但在花蓮,長度就會短一些,「味道帶一點澀,摘下的中稜會帶點黏液,能看見纖維,最好吃。」這些經驗來自於多年來只用雙手採摘山蘇,「用手摘,才知道哪個比較嫩」。
種植山蘇多年,周賢德推薦的山蘇料理是山蘇與蒜頭、小魚乾、豆豉、破布子等一起熱炒,也可以加一些豬肉,視個人口味調整,山蘇經過烹飪後,顏色不易改變,口感香脆,也帶點黏性,即便汆燙或做成涼拌料理,口感依然清脆。
順應自然 穩定山蘇來源
已經多年沒上山的周賢德說,鄰近低海拔山區已經沒有太多山蘇苗,不過孢子隨風吹落,會在農園附近的石縫、樹縫中長出來幼苗,「大自然會幫你育好苗」。
周賢德現在也能自己育苗,從育苗到採收,約需三至四年,但一株山蘇可種植20年左右。據農改場統計,一株山蘇的年產量約600公克,管理得當,便可以確保穩定的山蘇來源。
周賢德種植的山蘇與在地餐廳合作,依餐廳每周需求供給,同時也將通路擴至農會超市。他認為,當遊客來到秀林的風味餐廳,吃到產地直送的新鮮山蘇,能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進而創造區域的產銷合作與在地特色。
因應大自然的變化調整栽種節奏,成為周賢德與土地共生共存的方式,「我的栽種原則是,大自然給你多少,就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