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為對抗和控制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不讓它肆虐台灣,不少原有的生活習慣和社會規律也多少改變了。其中包括台灣人吃的習慣。
最明顯的變化是在去年的前半年,外食減少、外帶增加。大小飯店餐館都承受客源大幅消減的財務壓力;不能撐下去的只好歇業關店,有本錢撐下去的,則出招推出平價的午餐便當和各種外帶晚餐菜色,以便在疫情中尋求新商機和生存之途。
外帶的增加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食物外送公司的盛行,大街小巷常常看到Uber Eats、foodpanda等外送機車快速在車陣中竄來竄去。電視的外送廣告也屢屢推陳出新,一句「今晚,我想來點…」變成代表外送食客的口頭禪。
外送公司的廣告有時真的走火入魔,小到一杯咖啡也要人送來,甚至電池也可外送。這讓我不禁懷疑:是人變懶了,所以有外送公司?還是外送公司把人給寵懶了?
因為應酬少了,在家吃飯的次數也跟著增加,全家一齊吃飯的機會當然也多了許多。社交距離雖然拉遠了,家庭親人距離卻因此拉近了。家人的親密關係可能因談心和互動的增加而變好,但也可能因為接觸多產生衝突而惡化。台灣因為沒有封城,社會生活和商業活動都能正常運作,所以失業問題還不算嚴重;失業男人在家裡的挫折、憤怒和暴力程度沒有成為受矚目的社會問題,算是萬幸。
另一個變化,是人們對吃的內容也變得更注意衛生、健康和養生。主要是因為在疫情威脅下,大家都怕「病從口入」。一年多來,平面媒體的生活與醫藥版面也有相當多對「吃什麼來抗疫」的介紹和推薦。
除了注意抗疫、健康和重質不重量的飲食用餐習慣之外,我想在疫情之中,人們會開始欣賞簡單而樸實的生活方式和步調;從單純中找到滿意和幸福。我近來發現不少餐廳也有同樣的變化趨勢,許多有創意的廚師都在構思如何讓食客能有抗疫和健康的美食菜色,以平安度過疫情。
但是,這些因疫情發展出來的新潮流會不會對台灣的餐飲界、美食圈產生長遠的影響,恐怕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