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月中旬後,防疫模範生台灣和越南一起陷入困境,各行各業擔心生命又擔憂生計,人人皆在各種困難中調整腳步。
越南社會主義體制嚴格落實防疫措施,民間支持的聲量,總是大於批評的聲音。一位新住民朋友小玉老師形容:「這場疫情,讓我看到越南當時打仗的精神,團結就能擊退敵人。」
越南翻譯工作者Moon描述國家面對疫情也說道:「去年第一次全國性封城時所有的事情完全停止。但政府學到教訓後,讓我們維持有限度的新生活。今天早晨,我在家附近走走,河內老街和往日相比,荒涼一片。人們如此平靜,彷彿我們早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防疫必須暫時切斷人與人的連結,廚師暫時放下營造美好餐桌聚會的任務後,還能做些什麼?
看到河內(Hà Nội)又宣布餐廳全面暫停內用的新聞時,我私訊了一位自由接案的名廚Nguyễn Mạnh Hùng(以下以Chef Hùng代稱)。面對疫情升溫,他反而淡定地說:「YES, we closed restaurants」。防疫期間Chef Hùng發展出滋養自己的替代方案:更頻繁上山呼吸新鮮空氣;帶妻兒去郊區露營野餐或獨自一個人去湖邊冷靜烤肉。在疫情空隙裡,繼續品牌代言與錄製電視廚藝節目。學校停課,就讓小孩參與準備三餐,甜蜜負荷的苦難裡,潛力無限,書一本接一本出,甚至籌備食物實驗室。
北從河內、下龍灣和清化,南至大勒與胡志明市,除了Chef Hùng,其他廚師朋友們依舊信心滿滿。
從強調顧客體驗回歸快速出餐的Cuốn N Roll
靠著下龍灣觀光維生的餐廳Premier Village Ha Long Bay Resort,主廚Quyết雖然擔憂,但也說越南人有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他留下70%的員工、提供約七成的薪資,並進行各式員工訓練。運作廚房昂貴就不提供外帶,但嘗試五星級般的教作食譜,提升客人在家做菜的質感。他說:「希望六月底前,可以解除這暫時停業的惡夢!」
河內以多樣化越南卷類為主的連鎖餐廳Cuốn N Roll,老闆Emma表示:「這波停業,年輕一代早以雲端廚房來因應。現在我們配合外送平台,即使需要抽佣25%。」原本強調顧客動手體驗的餐廳,瞬間員工要包得快、包得好,以便加快外送速度。

雖然努力靠外送、外帶和自家農場蔬菜箱配送,也僅剩20-30%的業績。但Emma也說:「我們很幸運,一直有在做財務規劃,是時候將投資所得反饋餐廳了。我想這種艱難時刻,如果還能正面、努力,生命也會珍視反饋於你。」
TUNG dining鼓勵在家自煮
當我才為Emma所言驚喜之餘,在河內甫以亞洲五十最佳餐廳/百大餐廳之姿,躍上國際餐飲版面的TUNG dining主廚Tung的回應更令我驚嘆越南活力!TUNG dining在這波疫情前座無虛席,面對升溫的疫情Tung反而處之泰然地說:「我們財務穩定,這段空檔對我們來說,是完美的全員升級時刻。」
TUNG dining在這段時間進行「Dining outside the box」,以閱讀啟動互相學習的員工精進計畫,也預備「在家煮」系列短片,鼓勵人們疫情間在家自煮。問及:「Top100殊榮有帶來爆量的訂位嗎?你在胡志明市和河內各有一家精緻餐廳,又沒有國際觀光客,疫情依然持續,不擔心嗎?」

Tung回答:「或多或少有幫助,但實際上,亞洲五十最佳餐廳在越南的名氣不如世界響亮。政府對於疫情控制很好,第四波確實有點瘋狂,但我們習慣了,儘管我知道可能三個月後又來一波。」而TUNG dining更將餐廳捐錢給防疫基金,幫助國家集資買疫苗視為必要的責任。
Chef Tiến成立線上家庭廚房
疫情,讓很多價值徹底轉變,有人重新定位人生。主廚 Tiến在疫情間關掉兩家高級餐廳。從最貧窮的省份到首都打拼十年,一夕之間歸零,卻也在一念之間,成為靜坐冥想的蔬食愛好者。他說:「比起追求更多的財富,我現在更體會到身心快樂的平靜。你知道嗎?我現在還練習跑馬拉松!」
不只練習跑馬拉松,Tiến在離河內市區六公里處的家,成立了線上家庭廚房:Home chef- Nấu Ngon, ăn lành,提倡好食物、好生活。他說明疫情間的計畫:「我做新鮮高品質的外帶餐盒,以前累積的顧客一直都支持我,未來將繼續這樣的模式經營,同時恢復外燴服務。」
避暑山城大勒(Đà Lạt) 80%的居民平均月收台幣15,000元,每個人早餐平均花20元,晚餐最多花500元,在居民消費金額不高的情況下,位在大勒的高級牛排館Botea Woodfire的客群主要來自其他大城市,主廚Vinh認為目前階段最好的辦法就是低調,什麼都不做。
他讓主力員工即使工作時間只有過去的70%,也能領100%的薪水,自主停業當作放兩週長假,趁機研發秋季菜單。他也自信地說:「政府拿到疫苗後,高端客群會回歸,餐廳大概八月底後可以恢復,在這之前會開始投資小型超市和其他生意。」並預告這段期間,團隊會拍攝30支影片,為強勢回歸鋪路。
Oriberry Coffee讓客人在家也能煮好咖啡
河內類公平交易Oriberry Coffee、擁有五家門市的老闆Dao Tran Phuong第一步就是做咖啡外帶,除此之外,擴大咖啡豆與週邊設備銷售,讓客人在家也能簡單煮出好咖啡,照顧顧客、穩固業績,甚至考慮開始販售與咖啡豆同樣產地的白米或蔬菜。
但其實Dao Tran Phuong最擔心的是回鄉避疫的人,思考他們如果留在家鄉可以做什麼事?為此,他開始著手更長遠的計畫因應:從自身的咖啡產業鏈提供工作機會,為這些人帶來希望。
主廚們蓄勢待發 信心十足
越南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國際住民與在地高端消費大有人在,年輕一代捨得花費也是常態,這些都成為內需市場的動能,從路邊攤、獨立小店、連鎖餐廳、高級餐廳、飯店和度假村,皆有迷人的市場潛力,加上人力成本低廉,這些底氣夠的主廚們個個沈潛等待,且信心十足。

就像曾來台學藝的廚師Triệu,在清化(Thanh Hóa)風風火火開了兩家台灣小館,端出炸雞排、珍奶、麵線、小火鍋還有鐵板上吱吱作響的黑胡椒牛排。雖然從一天賣出400份,到現在只有150份,但擁有辦桌技能的他,艱難時刻仍然充滿希望。
疫情終點在哪裡?何時能再飛越南?同為餐飲業者,我和越南主廚們在Covid-19期間,互相鼓勵。相信團聚時刻遲早會到來,餐桌上的美好終究無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