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59 期
 
乘著老鷹的翅膀 看饗賓餐旅如何運用科技面對疫情
作者:謝懿慧
  文章瀏覽次數:1083

  「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饗賓餐旅陳毅航總經理堅定地說。台灣五月中疫情突然爆發,幸好到七、八月確診數有顯著降低,但過去兩個半月,暫停內用的政策讓餐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一宣布禁止內用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何確保顧客、同仁的安全以及維持餐廳的生存。」在疫情籠罩下,陳毅航仍正常發薪,保障兩千多名正職員工的生計,並讓外帶、外送營收符合目標、達整體的25%,甚至在七月達到一億元的營業額,究竟饗賓如何做到這些事?

  陳毅航將此歸功於練了多年的功力以及團隊的執行力,饗賓在九年前就建設好中央廚房與食安實驗室,團隊已立下良好基礎,加上自有外帶、外送的供應鏈,即使遇到失控疫情也能迅速應變,連停止內用的決策都早於政府公布,彷彿早就預見了疫情,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其實,從台灣出現首位確診到現在,饗賓宛如在坐雲霄飛車。去年五月疫情緩和後,內需快速回升,在母親節帶動下業績直直衝,且陸續有近二十家百貨商場邀請駐點,今年前四個月更是迎來總和近四億的營業額,沒想到這一切到五月瞬間歸零。

 

外送是品牌價值的延伸

  「如果內用等於零,那外帶、外送就要卯起來做」,陳毅航堅信科技是未來的趨勢,並將科技比喻為老鷹翅膀,饗賓可藉著翅膀隨時展翅高飛。從去年開始團隊就規劃自家線上平台「饗帶走」與「饗在家」,目標就是要打造饗賓D2CDirect-to-consumer)的模式,證明直接把商品送到消費者家裡是可行的。

  起初饗賓是利用其他平台媒合消費者來進行外送,發現在他人的系統下難有彈性,決定整合各個品牌,在今年推出自己的訂餐系統「饗帶走(EATOGO)」,除了方便靈活應變顧客的個人口味與運送時段,也能展現集團原本的樣貌。

  饗賓旗下共有八個品牌48家分店,在推出外帶料理前,都須先了解各品牌的核心價值,再去規畫販售的內容,陳毅航說:「外送料理是一個載體、是品牌價值的延伸,不是價格上的競爭。」就算客人不能內用,也能從料理看到餐廳的特色。

  像是「饗饗」開幕時,強調「一餐區、一名店」,有豐大海、旬巧原、炙丘、京山、大快地、禾烹湖、長飲川、甜田八大餐區,在設計時就把此特色融入,進入饗饗的頁面就會看到料理以「大快地極選」、「炙丘名揚」、「京山名饌」分類,在挑選想吃的外帶料理時,就像親臨現場選餐一樣。

  品牌策略部李仲康副總更強調:「要符合消費者的情境去設計。」因為疫情,大家沒辦法外出慶祝父親節,就用單點菜色組合成爸爸套餐,例如日本料理吃到飽品牌「旭集」就挑選壽司特盛、軟絲朴葉燒、照燒醬烤豚肋排等共八品作為父親節套餐,讓消費者在家過節吃飯也能有儀式感。

  「要讓饗賓活下去, 不在主管而是在全體員工身上」,陳毅航相信原有的高服務質量,鼓勵員工自己送餐以確保食安與品質,不僅送一張單就給獎勵金,還支付機車的保險費,即便外送比在店內服務客人更難,顧客滿意度反而提升了8%6-7月的營業額與5月相比更成長4倍。

 

從擅長的事去轉型

  疫情讓大家只能待在家,少了出國、在外玩樂的消費,「現在大家是有錢沒地方花,這反而是給餐飲業創新的機會。」陳毅航認為,當大家都在討論餐飲業者在疫情下要如何轉型時,首先要思考如何用原本的型去轉,用自己的方式去戰鬥、創造獨特性。

  在2020年即打好基礎的「饗在家EAT@HOME」就是饗賓利用自身優勢開發的電商平台,販售各種調理包與冷凍商品,品項多元包括麻辣火鍋、港點、包子與湯品等,剛上線時僅有20-30樣商品,在五月爆發疫情後,執行力強的團隊短時間內加速擴增到70多樣。

  不只是販售餐點,饗賓計畫重新解構、演繹餐廳讓消費者看到更細節的部分,並透過被陳毅航比喻為一封寫給台灣的情書—「饗青市集」來實行。

  目前「饗青市集」是在線上販售水產、肉品,還有橄欖油、米等雜貨,未來將朝向義大利的「Eataly」超市模式,販售組成餐廳的元素,像是杯子、器皿以及餐廳使用到的食材,甚至還會教大家做菜,李仲康表示,透過市集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更細膩的餐飲體驗,也呼應到饗賓的初衷:「饗宴,本就是多重歡悅的交流集合。」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