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飲(Fine Dining)通常桌數少、但人力成本高,營運成本也高;而消費者過往願意付出高價也要排隊,為的不只是美食菜餚,更是整體用餐氛圍,從設計感的裝潢、精緻的服務、詳細的說菜、創意的擺盤,加上溫度恰好、滋味最美時端上桌,成為一場真正名符其實的精緻饗宴。
嚴防疫情一年多,新冠肺炎疫情還是不幸在今年五月中蔓延開來,短短幾天,台灣的疫情警戒連跳三級,5月24日,中央與地方政府全面禁止全台餐廳內用,正式揭開餐飲業最冷的寒冬。許多餐廳選擇轉型外帶、外送,至少維持部分營收;但對高端餐飲路線的米其林餐廳來說,無法內用的打擊,遠比一般餐廳來得更大。
當除了菜餚之外的元素都被迫抽離,甚至消費者在家吃到料理時,都已經是半小時後,高端餐飲,除了靠過往名氣吸客,還能如何藉由料理體驗維持自己的價值?所費不貲的一餐,對消費者來說,還有多少吸引力?
2018年榮獲米其林一星、2019、2020年連續拿下米其林二星的態芮餐廳Taïrroir,在疫情下開始嘗試餐飲外賣,但相比許多五星飯店、知名餐廳,外帶是為了盡可能撈回一點現金、想辦法減少虧損的「不得不為」,在態芮主廚何順凱的眼中,選擇做外帶,一來是希望維持員工士氣、照顧員工生活,二來,能先為副品牌試水溫。
餐廳預備金 沙盤推演最壞情況
「老實說,從三級警戒起,考量整體環境安全,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思考要發外帶市場,」何順凱說,自己從疫情升溫開始,就已有「來客減少、甚至必須停業」的預估準備。
五月,本來是態芮要歡慶五週年的特別月份,何順凱一面觀察情勢,一面著手取消原本的慶祝活動、處理客人訂位的取消或延期,並針對餐廳的預備金、員工薪資、服務維持、未來分流上班做細部討論和規劃。
以支持一間餐廳能否在虧損甚至停業下還能撐住的預備金為例,「我那時仔細計算過,計算三個月都不開門,我們應該也還是可以活下來,」何順凱說,把最壞情況想清楚,就能避免被迫做出不得不的決定。
「當三級警戒正式公佈時,與其說危機,不如說將我們原先的規劃先落實,」何順凱說,那時態芮依照政府政策,先關店,確保所有人都待在家中,一切以員工的健康安全為優先。

不為外帶而賣 危機變轉機
雖說做好了「停業直到疫情減緩」的準備,但何順凱後來考量到長時間沒有營業下,員工多少會因此士氣低落;以及員工維持日常生活花費的困擾。最後何順凱決定:態芮以「外帶」的模式重新開門,讓員工能找回安定的力量。
而正巧,態芮五週年慶的一項計畫,就是推出副牌「Taïrroir À la Maison」,這是一個定位在更輕鬆、更自在、更活潑、也更平價一點的品牌,原本打算開幕的實體餐廳,因為疫情暫時開不了,「那我們就改變新品牌的推出方式,以『線上』來推出這個品牌,」何順凱說,如此一來,不僅員工可以持續練習對副牌料理的定位與製作手感,客人也可以在家就先行嚐鮮,體驗不一樣的態芮。
打開Taïrroir À la Maison的外帶網頁,可以看到和原本態芮不太一樣的料理風格,何順凱以高端餐飲的精神為執行基礎,以歐風帶有熟悉味道的療癒食物(Comfort food)出發,重新規劃每一道料理,從前菜、主菜、配菜到甜點,九成都是全新菜色。

選擇上,有別於許多星級飯店提供套餐,何順凱則決定打破原本高端餐飲的套餐形式,全部菜色都是單點,方便消費者自由搭配喜好,例如前菜可以選擇用茄子、黃綠櫛瓜、波隆那牛肉醬、莫扎瑞拉起士製作的千層麵,作為帶有點飽足感的熱前菜,或是選擇角蝦搭配百合、綠竹筍、枸杞伯那西醬的海鮮冷盤,讓清爽鮮亮的顏色幫忙開胃。
份量上,也因應不同消費者的人數需求,有一到兩人的獨享型料理,例如宛如精緻便當的普羅旺斯紅酒燉和牛,也有適合四到五人的分享型菜色,例如搭配焦糖洋蔥和油封大蒜的法式烤全雞。
而思考到消費者可能希望減少出門頻率,何順凱還建議不管是單身或小家庭,都可以選擇法式烤全雞,除了足夠多人分享,吃完還可以把骨頭去熬湯,拿來煮粥或蛋花湯。骨邊碎肉還可以撕下來,做成肉粥、炒飯或炒青菜的配料,為居家餐桌增加趣味。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