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水產養殖如同「有機農業」一樣,需有一套規範來認定何謂「有機水產養殖」(organic aquaculture),或相關有機水產品如「有機魚」、「有機蝦」等之驗證標準。然而由於我國漁政機關目前僅針對有機藻類(水產植物)訂立有機生產標準,其餘的有機水產品如有機魚、蝦的標準尚闕如。審視國內外有機水產品的發展已如火如荼的開展,台灣身為全球水產界的重要成員,實不宜在有機水產的趨勢中缺席。
全球有機水產養殖的起源及發展近況
現今多數國人已了解有機農業是對環境較友善的耕作方式,甚至已擁有有機農產品的忠實擁護者,但您是否也納悶:為何在台灣尚未看到真正認驗證的「有機魚」或「有機蝦」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水域中生產有機水產品,遠較陸地上的有機農產品有更多限制及困難,例如農夫極易瞭然其種植蔬果的狀態,但養殖業者卻難一窺水下生物的狀態,一般人更難認知所謂慣行與有機水產兩者的差異。
其實有機水產品的概念為有機農業的延伸,也是有機產業中發展較慢的一環。有機水產養殖的構想約發軔於1980年代末的歐洲,由於箱網養殖的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產量增加而導致價格劇降,一些位處較偏僻且無內灣屏障僅能以較低密度飼養的養殖場為求生存,遂轉而思考經營較粗放與低管理程度的有機水產養殖。自1997 年起,蘇格蘭及愛爾蘭就開始生產少量的有機鮭魚。「有機鮭魚」和「有機農業」之精神類似,即用自然且具永續性的資源,減少單位放養量,不使用人工色素而改用來自酵母的天然色素,也盡可能利用有機農業的產物,如鮭魚飼料中的粘著劑是來自有機麵粉等來源。
標榜「有機認證」的大西洋鮭魚自1998 年開始上市,至今不過15年,故有機水產養殖是相當新的觀念。目前至少已有11個國家已完成有機水產養殖的認驗證標準,約有29個國家生產有機水產品,多分布在歐洲及亞洲國家。較早期的驗證機構有歐洲英國的土壤協會(Soil Association),德國的Naturland,法國的French AB等,之後有挪威、丹麥、加拿大、美國、厄瓜多等國家加入,亞洲的後起之秀則有:孟加拉、印尼、中國、泰國,以及大洋洲的紐西蘭、澳洲等。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