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來就是永劫回歸,人們一開始以為只是暫居他鄉,沒想到就此落腳。舌尖味道是與故鄉最近的距離,只要味道在、記憶就在,記憶在、情感便不會消失。
食物是游子最渴望的依歸
一天下午,我應邀前往池先生Kopitiam,那是由馬來西亞留台生池家瑋所創立的餐飲品牌,提供如:肉骨茶、椰漿飯、海南雞飯、炒粿條等馬來西亞特色餐點。
他在七、八年前準備創業時,發現到台灣提供類似餐飲店家,招牌上多寫「新加坡」或「星馬」美食,即便當時台灣餐飲市場對馬來西亞菜仍然陌生,他便毅然決定:馬來西亞人,就是要賣馬來西亞食物。
他出發點是為了讓同鄉鄉親解鄉愁,然而售價策略得宜加上商品獨具特色,連本地人也喜愛,逐漸打出知名度。他談到了自家店頭標語「食物一直是最後的故鄉」,他18歲到台灣,至今已經過15年,在此娶妻生子,他說:「我待在台灣的時間都快超過馬來西亞了,然而時間並不沖淡我思念家鄉,希望和我一樣的遊子,吃到這食物便想起故鄉,記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這段話讓我有種既視感,一百多年前,清末因為戰亂飢荒而到南洋的華人,礙於政治、經濟等因素,無法回鄉而選擇落地生根,福建人賣起了福建麵、潮州人賣起潮州炒粿條、河婆人賣起河婆擂茶……。題外話,其中福建人賣的炒麵原沒有名字,然而賣炒麵的人是福建人,人們問他:「這麵什麼名字?」他說的不是「中國麵」而是「福建麵」,由此可見當時人們認同故鄉大過於國家。幾十年過去,馬來西亞出現了連福建本地都沒有的福建麵。
祖先從中國華南移民馬來西亞,身為移民者的後代,池家瑋體內恐怕也保有離鄉闖天下的基因,從馬來西亞移民台灣,各自選擇得以安身立命之處,雖然仍是華人,然而他的世代已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他認同國家大過籍貫,因此招牌上打的是馬來西亞美食。
他的成功帶給許多同鄉人信心,加上近一、兩年,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回鄉的馬來西亞留台生,一部分人也選擇開起小吃舖。我說:「你不覺得這跟當年祖先的選擇很像嗎?」他笑笑說:「真的,那我就當(大馬人)移台第一代吧。」
文化、族群和宗教催生下的美食
港籍主廚謝文,今年65歲,坐鎮台北101大樓新開的85樓捌伍添第粵菜餐廳。澳門8餐廳行政主廚謝錦松、澳門京花軒主廚劉國柱與捌伍添第主廚謝文,廚齡至少五十年,是中菜界的長青樹,也是我心目中景仰的三大前輩,他們不倚老賣老,仍積極學習並追求突破創新。
我問謝文對新餐廳會有什麼新規劃?他說:「我要精準呈現香港味道,現在很多香港人住在台灣,我想讓他們一吃就像回到香港。」這些落腳台灣的港籍主廚,似乎肩負著為香港人解鄉愁的一點心意,畢竟有什麼比味道更能接近故鄉呢?
這劇本也發生在1949年的台灣,當時大江南北的華人來到台灣,山東人疊起蒸籠,賣起山東大饅頭;江浙人擺起攤子賣油豆腐細粉;汕頭人把沙茶醬帶到台灣各地。《戀戀台灣風情》中也提到:「台灣光復後的第二年,滬式菜館有老正興、狀元樓都在今忠孝西路,廚師都是上海來的師傅,衡陽路的三六九,專售滬式點心。」
這讓我想起《餐桌上的語言學家》所說:「所有人皆是移民,沒有任何文化孤立於世。所謂的美食,正是在不同文化、族群和宗教間困惑又令人苦痛的分際之中於焉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