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月中疫情再度爆發,接連多起確診病例足跡經傳統菜市場。六月下旬北農開始擴大確診數,七月初台北市緊急宣布要暫停環南市場,以及毗鄰的家禽批發市場三天。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傳統市場與群聚染疫畫上了等號,成為全國新聞輿論的焦點。
難道菜市場真是防疫的破口?真如此危險?回顧過去幾年,不論台灣,或是全球各大城市,也都著手投入傳統市場改建工程,無不希望提升其環境品質與衛生安全。以台北市來說,先後進行市場改造的有環南、第一果菜、東門等市場。然而,在不得不與疫情共存的今日,我們該重新思考既有市場空間,什麼樣的環境才能更符合市場工作者與市民消費的需求呢?
衛生、安全?重新思考菜市場空間設計
回顧台北市近幾年幾個大型市場改建案,剛好都碰上了這一次的疫情。但很不幸地,大部分的設計都在此之前完成,皆來自疫情前的思考。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看,會去思考設計是站在哪一種使用者的感受去考量。
過去傳統市場在現代化改建的過程中,總有一個被優先考量的主體經驗,那就是消費者。消費者會覺得菜市場髒亂、潮濕、悶熱,就會興起輿論聲浪,希望把市場升級,將攤商安置在看似乾淨、衛生、進步的現代建築物裡。
面對當代「生物安全」風險加劇,亞洲都市被迫要在全球化各種人和物跨國流動的狀態下,重新思考「社區」範疇的當代意義,這個「社區」尺度的一進一退,其實才是台灣菜市場相關基礎建設,相關改革想像的核心。
現在我們看到各縣市的公有市場,延續的是日本殖民時期將清代「街市」整合進公設菜市場。大多採取巴洛可風格建築,重視挑高、通風性,當時這些公有市場的改建,內在的精神是殖民政府對殖民地衛生現代化的渴望,改革的辯證面則是對既有街市是骯髒,混亂,被殖民者需要被整治的殖民性都市計畫。
二戰後,隨著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的發展,台灣開始出現了延續這種殖民性思維,但更強化冷戰密封性的公有市場設計; 這種設計將市場與社區切割開來,持續在「街市」與殖民衛生襲產間產生張力。例如北農原本並不是一個密閉空間,而是宛如一座大棚,由六十九條柱撐起的挑高開闊空間。
非殖民下產物的新建築則以環南市場為例,改建後變成一座強調空調環境穩定可控的室內市場,有標準化分隔攤位的空間配置,然而將就現有基地現地改建,在改建後仍解決不了擁擠超載的問題。更密閉的空間反而讓攤商必須長時間密集接觸,由於通風不良須依靠勤換濾網、空調來維持的市場環境。
反觀士東市場強調空調濾網是怎麼去清理及換氣,所以走進士東市場沒有任何味道。其實不僅台灣,日本東京築地魚市場改建到現在的豐洲魚市場,完全是把市場看待成可以現代化的產業。他們透過提升技術和設備擴大規模和處理速率,讓市場變成一座巨型的購物園區。
疫情爆發後,前述趨向室內化、倚賴空調的市場建築設計開始令人堪慮。我們現在逐漸理解到「氣溶膠(capsule)」是目前新冠病毒傳染的重要途徑。因此,從全球化的生物安全放進來考量,一座戶外、空氣流通的菜市場,其感染機率可遠低於密閉空間的空調式市場。
如果說每個空間都有其社會生命,這類講求硬體效能(具備空調功能)的市場空間,面臨疫情風險時,無法有彈性地回應病毒一再變異的威脅,也顯現出其生命脆弱,毫無韌性的一面。或許過去這種花費巨額稅金,大興土木的市場改建模式,就有必要省思與再考量。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