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政府也積極地推崇在地價值,台南、高雄與嘉義等地觀光景點與特色美食跟著「地方創生」的推動蓬勃發展,加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多在地餐廳、網美咖啡廳成為遊客必拍照打卡的景點,也讓餐飲設計注入更多創新思維,成功地吸引消費者光顧。
台灣混血文化造就出餐飲的主題樂園
台灣餐飲的設計文化多元,肇因於台灣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加上特殊的歷史背景,使我們接納來自各地的飲食特色與設計風格。早期隨著國共內戰,由大陸移民帶來各省的特色菜在台灣各地相當盛行,但中菜注重傳承與師徒制的觀念,使得中餐廳的美學總是比較保守、復古且缺乏創新,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傳統的宮廷風格;說到台灣美食,多數人所聯想到的夜市與小吃,真正注重美學設計的少之又少。
相較之下,我們最早看到有「設計」的餐廳大多以異國料理為主:最早西式餐飲設計可追溯美式餐飲文化的開端:美國駐軍時期,美軍俱樂部的廚師教育了早期的西餐廚師,加上後來高級飯店所帶來的西餐烹飪系統,讓台灣人對於西餐文化與設計有更多認識,而後美式連鎖餐廳品牌,如「雙聖」、「茹絲葵」以及最近剛過30周年慶的 「TGI Fridays」,可以說是當年高級餐廳的代表,那種充滿美式文化的濃烈熱情與休閒氛圍,帶動了餐飲業美式風格設計的發展。
此外,台灣過去曾經被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民眾在當時有機會接觸到日本料理。之後,日本料理從高級壽司店、燒肉店、家庭餐廳到平價連鎖餐飲皆在台灣普及,而日本崇尚簡單質樸、優雅的設計風格也受到大家喜愛,並融入在台灣餐廳文化中。另外,更多異國料理及風格像是韓式、泰式、義式及法式等進軍台灣,異國餐廳打破了文化與地域的隔閡,並容納了各種新的創意與奇想,不同的餐飲文化也形成設計上的差異,加上消費者對餐飲的體驗感與個性化的需求愈趨強烈,越來越多更具風格與特色的主題餐廳出現,餐廳搖身一變成了都市中的主題樂園。
西方精緻餐飲帶來創新的模式及體驗
近十年來,整體餐飲產業蓬勃發展,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即便早期遠在歐洲擅長分子料理的「El Bulli」以及連年得獎的丹麥哥本哈根餐廳「Noma」大家似乎不陌生;以餐飲作為主題的紀錄片或電影也層出不窮,像是《壽司之神》、《天菜大廚》都在刻畫米其林星級餐廳背後的故事,而影集《Chef's Table》、《百萬菜單The million Pound Menu》把主廚或是創業家的故事搬上世界舞台,帶領觀眾更貼近餐飲的世界;另外大家所熟知的米其林指南和各大美食評選活動,也顯示出大家對餐飲的重視以及廚師地位的提升。
在台灣,隨著這一波現代化西餐的發展,越來越多從海外來的廚師以及年輕的人才也加入了餐飲業,例如台灣有名的精緻西餐「RAW」及「MUME」不斷地提升台灣精緻餐飲的設計水平及服務能力,皆獲得米其林或五十大亞洲餐廳的殊榮。另外還有台味十足的「貓下去俱樂部」以及融合台灣在地文化的「永心鳳茶」,都完美的示範了餐飲業在這個時代的台灣可以達成的創新水準,也讓消費者更理解餐飲設計與體驗的重要性。
餐飲戰國時代,餐廳設計需要回歸飲食文化
從平價市場來看,1980年代麥當勞進入台灣市場後,餐飲產業迎來第一波國際連鎖化發展的浪頭,快速擴張也激勵了台灣本土連鎖餐飲的興起,甚至掀起餐飲上市、上櫃的熱潮。經過多年發展後,更加入了許多非餐飲本業的經營者,雖然帶入了高績效的管理思維,並打造了許多成功的連鎖餐飲品牌或加盟體系,但也造成連鎖餐飲惡性競爭,用採購、比價的方式,創造高性價的產品來獲利,而多數經營團隊不理解餐飲本體的服務與文化價值,並將「設計」當作是包裝與行銷的工具,導致餐飲業進入一種文化速食化,世界流行什麼,我就做什麼,設計不斷地拼湊、抄襲國外的流行餐飲風格。餐廳在劇烈競爭下,業者只求外觀夠酷炫、吸睛,卻在風潮過後來客數瞬間下降,變成短命網美店,這樣寧願跟隨、抄襲潮流也不願面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與創新,已經造成台灣餐飲文化與設計的混亂。
我們都能了解菜色不應該抄襲、簡化或是偷工減料,同樣的設計也應該要回歸餐飲文化,而不是把餐點做好後,利用裝潢設計吸引人氣。餐廳設計除了菜單設計之外,還包括了品牌文化、空間設計與營運規劃的面向,而整體的設計一定是與餐飲文化連成一體的空間氛圍,包括燈光、材料、家具,甚至相對應的服務等。因此,我認為未來的餐飲設計團隊都必須了解全球的飲食文化,並融入更多人性與文化思考,看見台灣餐飲美學與設計的在地價值,才能創造出引起顧客認同與共鳴的餐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