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每個人在起床之後,吃下肚的第一餐,每個國家卻有不同風貌,在台灣大街小巷中林立的早餐店,更是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地景。你有沒有想過,過去早餐的小菜配地瓜粥或乾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人手一袋的三明治配大冰奶呢?
1980 年代以前 從吃粥到吃饅頭
日治時期之前,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面貌的《臺灣風俗誌》中提到早餐:「早餐大多吃粥,雖然像是農家或是勞動者從事劇烈的工作,但也很少攝取米飯。」可見過去人們早餐會在家吃粥,吃完了就到附近的田間工作,維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農業社會的寫照。
戰後,大量軍民隨國民政府來台,1960年代國民政府面對美援大量傾銷麵粉與黃豆,展開了「麵食推廣運動」,讓台灣人開始擁有吃麵食的習慣。此時,軍民與眷屬利用自身在故鄉學習到的麵食技藝,在自家門口擺攤,或推著攤車販賣燒餅、饅頭,成為豆漿店、中式早餐店之雛形。
1980至2000年代 寫下歷史新頁的三明治配大冰奶
1980年代隨著工商業發展,人們仰賴交通工具往返上班、上學地點,生活作息與時間感發生改變,「快速」、「方便」吃早餐的需求產生。此時,從西方引入,能快速解決早餐的穀物沖泡飲品順勢而起,卻僅為曇花一現,無法改變人們維持熱食與固體食物的早餐飲食習慣,於是早餐店的興起,大幅改寫了台灣早餐的圖像。
在生產端,由於早餐店的營運成本低、技術門檻低、所需資金低等特色,吸引二度就業的加盟者,紛紛投入連鎖早餐店的事業。企業化經營的連鎖早餐店,製備餐點的過程中,呈現「麥當勞化」的生產模式,將製程切割,員工僅需負責一環節,並訓練成一個個「點餐」機器人、「煎台」機器人、「泡飲料」機器人,才能快速出餐,縮短消費者等待的時間。另一方面,冷凍食品與加熱設備在工業化下日新月異,家戶或商店皆有冰箱和烹調設備,克服了早餐店在製備餐點過程中加熱食物的問題。
在消費端,婦女就業率增加,導致主要製備者無暇準備早餐,原本準備早餐的家務,變成得向外利用金錢購買餐食。接著,家庭成員人數減少,漸漸轉向核心家庭,不須準備大量的粥、飯或饅頭,加上家人之間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不同,因此製備早餐的責任歸屬開始鬆動,人們可經由協調或衝突後,轉變家務分工的方式,或不再仰賴家庭,而是逐漸向外尋求個食化的早餐。
在供給與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許多通路也利用早餐時段販賣早餐,例如快餐車、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以及咖啡店等。早餐顯然成為一塊業者紛紛搶食的大餅,仍有部分家庭維持早上自煮或吃吃粥的飲食,卻有另一群上班族、學生選擇了走到早餐店、便利商店或咖啡店,手提一袋三明治配大冰奶。
2000年代至今 百花齊放的早餐面貌
自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以來,早餐店幾波的創業潮恰巧出現台灣整體經濟不景氣時。當民眾在面對金融風暴,陷入失業或轉職危機時,也常選擇容易入手的的早餐店,找到事業的第二春化為創業的轉機。早餐店加盟流程也在此時隨著加盟的店家擴張而逐漸建立,對於連鎖品牌而言,加盟流程與開店前後的準備趨向專業化狀態。
另一方面,1998年實施隔週休制、2001年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後,講究精緻的早午餐也在美式餐廳、飯店內推出,2000年代中期至今,早午餐餐廳隨之出現,人們有多餘的收入與時間可以享受餐廳氣氛與餐點。另外,眼見推出早午餐的服務,早餐店順勢推出相較於餐廳更為平價的早午餐組合,或是創業起初時推出自有中等價位的早午餐,價格介於80至120元之間,店家本身的餐點能更加多樣化,消費者到家中附近的早餐店,就能享受到便宜的早午餐,因此,2000年代至今的早餐,樣貌更加多元、豐富,可說是百花齊放。
從吃粥到吃三明治,從菜脯蛋到班尼迪克蛋,是由我們,和我們每天早起吃的那一餐,三十年間共同譜寫出來的早餐演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