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開設三間店鋪,開始大稻埕的商業活動。由於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大稻埕的北段,現迪化街一段近大橋頭捷運站(原大橋頭街),早年聚集了許多的土礱間(碾米廠)。葉守倫是碾米廠的第五代,對於米食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懷與堅持,循著兒時的記憶,在年逾百歲的紅磚洋樓裡,經營著米食主題餐廳「稻舍食館」。
益全香米 現碾現煮飄芋香
「阿嬤,挖巴豆夭ㄚ」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淋上一圈醬油,用小湯匙挖一塊豬油。葉守倫望著散發出熱氣的米飯,將上方豬油逐漸化開,鼻子聞著米飯淡淡的香氣,與濃郁的豬油香彼此融合在一塊,滲透出甘醇濃厚的黑豆醬油香。阿嬤關愛地看著金孫說道「阿孫ㄟ這乎哩呷」。這就是稻舍老闆葉守倫兒時下課後的日常,也是一輩子難忘的記憶。
店家堅持在最佳的時節,使用最好的食材,店裡提供的米飯只用當季收成的稻作,當期收成現碾現煮的新鮮味,飯粒飽滿軟Q又彈牙,聞得到芋頭香。雖然一碗米飯看起來很簡單,其實裡頭蘊含著農家辛勤的耕耘,並延續阿嬤對金孫的疼惜。服務人員建議在白飯中淋上兩圈豬油和一圈醬油,用香噴噴的米飯征服客人的味蕾。
餐點以套餐型態為主,一道主菜、一碗飯,搭配三個配菜及一盅湯品,份量剛剛好。稻舍主廚陳勇男有20多年餐飲經驗,味覺與嗅覺特別敏感,堅持使用最新鮮食材,挑選最優質的廠商,嚴格做好品質把關。
「蜜棗燉牛頰肉飯」採用澳洲和牛,一頭牛只有兩條的牛頰肉,為增加濃郁的口感,加入特選牛筋、南北杏等中藥材以及苗栗公館蜜棗與黑棗燉煮而成,不但增加香氣也解油膩,口感滑嫩綿密,牛筋入口即化。
「黑棗醬烤雞客飯」採用去骨雞腿肉醃漬入味後,慢火烘烤至外酥內嫩,再淋上主廚秘製黑棗醬,黑棗醬全酒不加一滴水,添加老酒味道溫潤厚實,入口後能感受到獨特的酸甜芳香。這道料理曾獲「美國在台雞肉協會」料理競賽冠軍,是店裡新研發的菜色。
南瓜盅取材自西方的乳酪、中式的南瓜以及迪化街雜糧行的綜合豆仁,三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味道交疊富有層次。
最新的配菜辣椒山貓,則是使用日式的醬汁、山中野菜過貓,搭配傳統老醬缸味的剝皮辣椒,三味一體的組合。由於山菜過貓富有膠質能保護腸胃,但纖維多,口感較為粗糙,不易入口。主廚嚴選長15公分的細枝,保留前三分之一最精緻的嫩芽,可見主廚之用心,就是要您享受到最精緻的部分。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