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1 期
 
前衛又傳統的蔬食餐酒館叁食山
作者:陳力航
  文章瀏覽次數:1536

  你的身邊也有吃素的朋友嗎?每當三五好友聚餐,若當中有人吃素,預訂餐廳勢必大費苦心。如果選一般餐廳,吃素朋友的選擇相當有限,如果選擇素食餐廳,想必吃葷的朋友會不開心,因為素食餐廳可能連蛋、奶,甚至調味料的五辛都不提供,更不用說是酒類了。

 

蔬食餐酒 從自己需求開始

  叁食山餐廳正式名稱為「lab33 叁食山 蔬食餐酒館」。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呢?主要是老闆徐正馨(Jennifer)對33這個數字的喜愛與緣分,過去工作室門牌號碼及出生地址也是33 。在朋友的建議之下,Jennifer決定取諧音「叁食山」作為餐廳的名稱。而餐酒館的定位也代表「叁食山」既提供蔬食,也提供酒類。

  至於為什麼要經營蔬食餐酒館呢?老闆Jennifer說:「我是不吃動物的,高三時看到屠宰場的紀錄片,就覺得再也吃不下去了」。由於早年移民美國,高中時受到紀錄片的啟發,因而改變飲食習慣。美國的蔬食餐廳文化發展甚早,Jennifer認為美國人吃蔬食的文化很普遍,但是當她每年回到台灣,吃素的她與朋友聚餐總是很困擾,若和朋友們去葷食餐廳,Jennifer說:「我就只能在一旁啃花生米,那些吃葷的朋友們也不想去素食餐廳」。十多年前,台灣吃蔬食的文化也未若今日普及。Jennifer必須常進入傳統素食餐廳用餐,這些餐廳雖然標榜素食,但Jennifer更重視的是食材是否多樣與健康。   

  若提到蔬食料理,一般人難免聯想成素食餐廳,但其實蔬食與素食之間有許多不同。為了表達自己的觀念,才開設餐廳。

  2020年上半,她決定開設蔬食餐酒館。有趣的是,如此前衛、有個性的餐廳,卻選在傳統大稻埕街區開店。對此,Jennifer說:「我自己很喜歡老宅,也收藏很多老物,這一棟建築有很多窗戶我很喜歡,所以就承租下來」。

 

老屋創生 健康永續概念

  叁食山所在的南京西路251號,過去為板橋林家所有,曾作為茶葉行、布行以及荷蘭使館。儘管古色古香,老屋做為餐廳卻有許多限制,比如說不能設置電梯等,無形中產生許多不便。然而,儘管有許多的限制,但是老屋搭配上植栽,以及歐洲壁畫與古物,身處其中用餐,不僅是味蕾的享受,視覺上也能感受到新舊、中西的對比。

  既然提到味蕾,叁食山的菜色非常多樣。有輕食、米食、濃湯、餅類、漢堡、沙拉與甜點等。舉例來說,叁食山的未來肉漢堡、蔬食牛肉丸,就外觀上與一般肉丸沒有甚麼差別,口感上也與真正肉類非常接近,不會有素料或豆類的味道。叁食山成立至今,也隨著台灣市場而調整口味,其實餐廳一開始是以西式為主,但是客人的需求也影響了菜單開發,店內的「瓜仔肉飯」就是一例。除此之外,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也與美國人有所不同,以沙拉醬為例,Jennifer表示,台灣人喜歡比較甜,美國口味的沙拉醬來台灣會被認為太酸。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