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2 期
 
富錦樹 融合五感平衡與體驗品味
作者:陳念玲
  文章瀏覽次數:929

  在2014年末的民生社區一隅,出現了一間以大片落地窗還有白色牆面為主視覺的餐廳,名為富錦樹台菜香檳。

 

餐飲體驗意義 來自於理解

  富錦樹創辦人吳羽傑說到營造體驗,吳羽傑認為,那是一種五感的平衡。從食材本身到空間,包括採光、設計、音樂,到人的服務、說菜的方法、互動的頻率等等,組起來的美好平衡,才是一場餐廳提供的獨到體驗,也是創辦人本身對於餐飲的理解,以及賦予的意義。

  以富錦樹台菜香檳為例,在此前,其實多數台灣的星級台菜餐廳,多以家族經營為主,餐廳富有家庭感、年代感,大家熱熱鬧鬧,氣氛比較在地。

 

讓台菜放慢腳步 搭配香檳成為招牌

  過去他招待國外賓客,也都是帶他們到這樣的地方,體驗台灣的餐飲文化,漸漸的,他開始想像,「若是能將台菜與其他氛圍結合,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把上菜的節奏放慢、換個搭配的酒類、或是讓菜色有更多不同的擺盤變化?是否都能讓台菜有不一樣的感覺?每個問句背後,都是他發揮想像與創意的所在。

  於是他從熟悉的酒類下手,過去的台菜餐廳,慣於以啤酒、紹興、高粱或威士忌配菜,他偏偏挑上酒中之王─香檳,這種細緻的酒款,初想像下,覺得很難像啤酒與台菜碰撞,營造出豪爽乾杯、一口飲盡的氛圍。

  但沒想到,正因為香檳不能乾杯、用高腳香檳杯品嘗的特性,自然而然的,將用餐的腳步放緩且溫柔了,上菜、說菜的表現也變得不同,讓台菜的文化基礎上,疊加了法餐的感受。

  「這是最難的,我們一般認為台菜是家常菜,但我們要把一個這麼難、這麼容易被比較的菜系,往另外一個位階、節奏去帶,我們是換了一種生活風格,去享受台菜。」吳羽傑這麼形容。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