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者、法蘭西文學院院士Pascal Ory在《身分上桌》(L'Identité passe à table,2013,台灣未出版),這本討論飲食文化、社會變遷、與國族主義之間錯綜複雜關係的著作中提到,在當代國家發展歷程裡,會有藉由某個(些)代表性的食物或料理來凝聚對國家整體的認同,以及建構人民集體記憶的慣性和趨勢。透過這個觀點,我們也就不難想像近年來台灣產、官、學界無不努力以食物作為探究台灣族群、文化、社區、和環境的起點和題材。前陣子頗受好評的電視劇〈茶金〉,就是其中一例。劇情藉由新竹北埔茶商姜阿新興衰的故事,描繪台灣過往農業轉型、世代交替、政治經濟、外交貿易等大事件與小人物的點點滴滴。這部劇作也代表著關於「茶」的人事物在台灣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好比在法國談論葡萄酒一樣地熱絡。有關茶的書籍更是不勝枚舉,根據筆者在博客來網站上的統計,茶是僅次於米的熱門食物,有超過上萬筆的出版品。
翻轉刻板印象的地方學
台灣茶產區依種植面積排序是南投、嘉義、雙北、桃竹苗等地,不過茶葉(業)既然是台灣國族食物的象徵之一,其他縣市也不遑多讓。如果仔細閱覽農委會的《臺灣農產地圖》,我們會發現像是高雄六龜茶、屏東港口茶、台東福鹿茶、花蓮天鶴茶、宜蘭五峰茶等許多非傳統的新興產區。台灣近年來有以各地行政區域為單位,深入研究在地社群文史熱潮的「地方學」,被賦予振興地方經濟任務的茶產業為此地方學注入新的論述和面貌。《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葉發展史1830-1990》(2021,衛城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的作者陳志豪即是上述地方學的實踐者之一。這本《草山紅》圖文並茂,除了是延續台灣史脈絡下─台大吳振鐸、中研院陳滿紅─茶作為重要產業的研究作品,也可以是翻轉遊客上陽明山挑野菜、嘗土雞、吃饅頭、賞海芋等刻板印象的觀光學活教材。
老茶人生命史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台灣茶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分別減少一半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台灣已從過去茶葉出口國轉為進口國,以2017年而言,進口量是出口量的四倍。看到這些數字,我們不禁想問:到底還有誰還在製茶?為了防患未然,台灣目前已有丙級製茶技術士的制度,甚至大學裡也有製茶技術暨產品研究的學程。
然而存在更多的是一般民間茶園、茶廠、茶莊裡的師徒制,而這些肩負採茶、製茶、泡茶經驗傳承的師傅們,我們會尊稱「老茶人」。《茶香的真相:一個老茶人的堅持》(2021,知音出版)的作者李兆杰是服務新北市石門區農會的茶工作者,以推廣「石門鐵觀音」、以及專研「木炭烘培」製法享譽業界。另一本值得細讀的老茶人自傳,則是獲聘倫敦、莫斯科宣傳台灣茶藝的龔于堯的《太初有茶:與茶對話三十年》(2018,活字出版)。《茶香的真相》刻劃本土茶人的人生,《太初有茶》描繪茶人海外經歷的曲折多元。飲食研究 (Food Studies) 擅長使用說故事的「敘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narrative research) 來描述和分析食物、文化、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台灣茶業人口凋零情境下的老茶人自傳顯得格外珍貴。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