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火鼎盛的各大宮廟,在供桌上除了可見擺滿了鮮花素果,亦有琳瑯滿目的各式鹹、甜點心,像是「乖乖」、「旺旺」、「奇福餅乾」等台灣在地品牌零嘴。這類型的「祈福系零嘴」,無論是名稱諧音、包裝外觀及部分產品源起,與台灣在地信仰觀念、傳統價值有些許連結。在本身包裝設計或媒體宣傳行銷的推波助瀾之下,逐漸與拜拜祭祀、祈福敬神畫上等號,成為大眾認知「有擺(拜)有保庇」的開運小零嘴。其中淵源發展,亦有許多值得玩味之處。
綠色乖乖的傳說
關於「乖乖」這項經典休閒食品的起源,係由「乖乖」公司的創辦人廖金港,1968年將前身為藥品代理製造的「東大製藥」轉型改名為「東大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並在當時推出首批乖乖系列產品。最早推出的是咖哩口味,後來因應台灣人喜好,研發出經典的五香口味和奶油椰子,成為乖乖的兩大招牌口味,後續尚推出紅色包裝的巧克力口味和藍色包裝的花生口味。
綠色乖乖的傳說相傳是一名研究生為了解決電腦當機的問題開始。當理性至上的科技領域遇上了無可言說的東方神秘力量,透過口耳相傳或網路社群產生發散效應,隨後也漸漸衍生出不能放到過期、不可隨意更換吃掉等傳聞禁忌,被大眾所奉行且持續傳遞。
綠色乖乖作為科技領域的幸運物,擺在機器周圍以確保運作順暢的都市傳說,近幾年來透過各式媒體和業界傳播,已在台灣眾所皆知,甚至形塑帶動出「乖乖文化」的風潮,在國外媒體如英國BBC也有相關報導。
顏色傳說 延續不同的祝福
綠色乖乖的個人祈福儀式,與傳統到寺廟謀求加持、靈力護佑的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不只是顏色,「乖乖」的名稱帶有要求依循、歸順的語境意義,也使這個最初以兒童為目標行銷導向的休閒零嘴,在諧音呈現出從「教育小孩聽話」到「希望機器聽話」意象移轉的趣味性。
時至今日,乖乖仍沿用以顏色區分口味(或者說加持保佑項目)的作法,而能夠符合個人使用需求的「造句包」包裝設計,外觀提供書寫的空白欄位,無論是一般日常生活或年節拜拜所需,可以寫下名字或心中所想傳達的語句,符合各種祈求好運、給予祝福的場合。富含靈力加持、透過社群討論和運用包裝建立人際溝通網絡的乖乖文化,讓這個老品牌有新的拓展可能和延續性。
孔雀.旺旺.奇福 拜拜愛用經典不敗品牌
不只乖乖,同公司出品的「孔雀餅乾」系列零嘴,更是直接了當在1980年代的電視廣告上主打「拜拜愛用孔雀餅」此一經典廣告標語,成為許多人童年時記憶猶新的一句台語流行語,搭配鮮豔大紅色包裝和孔雀吉祥圖案,組合成討喜的外觀,採用雞蛋牛奶等原料製作成老人小孩都容易食用的鬆脆口感,完全是老一輩人拜拜供品首選清單。
而拜拜另一常備軍則是「奇福餅乾」,最初由掬水軒出品,造型樸實簡單的小圓餅乾,現在是許多烘焙能手愛用的點心基底材料。過去在傳統年節期間也不停在廣告播送的喜年來系列產品,在命名和食品包裝也帶給大眾喜氣洋洋的招福意象。
至於同樣主打拜拜市場的「旺旺」仙貝和雪餅,從公司和產品命名與北海岸知名的十八王公廟有所淵源的相關軼聞來看,確實也建立了這類型的台灣傳統零嘴在品牌操作上,對於民間信仰導向的專一市場經營和行銷策略。無論廣告場景或設計的發想,以祭祀食品出發,而運用紅、金、黃、綠等高彩度的暖色系來作為主色,也和傳統認知上喜慶相關的用色相符,帶給大眾鮮明的印象,進而帶動祭祀需求消費者的購買欲。
祈福系零嘴 折射信仰文化價值
無論是由乖乖催生的都市傳說,還是在祭祀場域傳統愛用的孔雀餅乾、旺旺仙貝,這類祈福系零嘴除了本身的休閒食品特性,以名稱諧音、設計形式要素,化作能夠承載民間集體信仰價值的物件。
對於不可捉摸的、非理性可把握的事物,祈福系零嘴的外觀形態,無形中催化了儀式行為的需求性和具體實踐,人們為消除惶惶不安的心理狀態,對其產生依靠、信仰的執念,即是對物有所精神寄託,變成一種龐大的集體意志,這也可說是最原始的「信仰」概念雛型,透過「物件形式」和「儀式行為」,長期流傳後,即成為約定俗成的一種文化樣態。
祈福系零嘴,在強調理性、工業化和數位科技為主流的現代社會生活中,用感性元素和傳統信仰價值,賦予了台灣在地風俗的承續及再創造「沒有它不行,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也引導我們思考最源頭的問題:「文化是如何構成的?」當零嘴點心成為祭祀文化要角,甚至成為被信仰之標的,如此現象顯見食品除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蘊藏了大眾群體精神性的投射和美感經驗,發展而成的生活風尚,也形塑在地的美學觀和信仰內涵。
飲食與信仰 文創商機的再催生
本土休閒食品業者嗅得民間信仰的市場商機,近年在強調文創加值的風潮下,地方公部門也開始將在地古蹟、宮廟元素等文化資產放上包裝設計,合作系列祈福文創零嘴。例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與業者聯名的「媽祖賜芙小泡芙」、「八家將乖乖」、「成功爆米花」,類似的行銷手法在世界各國亦有所見,連結當地文化象徵符碼,不斷將傳統價值推陳出新,也讓外來觀光客和新一輩的年輕族群藉由生活化的休閒點心,重新接觸深厚的台灣信仰文化。
祈願求福的心意本質不變,令人眼睛和口腹為之一亮的零嘴品牌,也成了得以考究信仰文化的文本,讓大眾持續挖掘和翻玩出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