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可以成為社(族)群之間的界限或衝突,也有凝聚我們和他者的可能性。許多時刻,飲食是一種複雜與矛盾的麻煩議題,吃雞肉就是這般善惡並存飲食文化的其中一例。
促進族群友善
筆者剛赴吉隆坡履新的時候,許多計程車司機看我一副人生地不熟的青澀模樣,主動聊起是否習慣在地飲食,特別是有沒有吃椰漿飯。椰漿飯叫Nasi Lemak,台灣常取其諧音暱稱「辣死你媽」。辣死你媽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健談的運將們卻只跟我推薦搭配雞肉的…原來在族群關係複雜的馬來西亞社會裡,馬來人、印度人、與華人三大族群各有其飲食忌諱(豬肉或牛肉),雞肉因此是大眾飲食的公約數,烤雞腿儼然是促進族群和諧的友善食物。
「友善」是近年來食物消費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眼尖的消費者不論走到哪個販售食物的場合,很難不被琳瑯滿目的標籤所吸引,尤其「友善」字眼更是無所不在,像是友善在地、友善宗教、友善農夫、友善環境等廣告。這些文宣大抵要符合現在流行的SDGs,即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之一的負責性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現代雞肉大多是密集式飼養的成品,友善了族群共生共存,卻不一定友善上述的永續發展。
人類必需品
Maryn Mckenna的《大危雞:抗生素如何造就現代畜牧工廠,改變全球飲食方式》(Big Chicken: The incredible Story of How Antibiotics Created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hanged the Way the World Eats,2019,大石文化) ,這本書提到了當代大規模養雞工廠所造成的影響。首先是抗生素所造成的食安議題。抗生素為畜牧業帶來的效應好壞都有,讓業者得以擴大蓄養動物的規模,避免承受高密度飼養的後果。抗生素使用的遞增讓肉品價格下跌,使肉類成為廉價商品,同時也降低利潤,破壞獨立小農的生計。這段歷史在雞與雞肉的例子中最清楚。Andrew Lawler《雞冠天下:一部自然史,雞如何壯闊世界,和人類共創文明》(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World? The Epic Saga of the Bird That Powers Civilization,2019,左岸文化)和川上和人《雞肉以上,鳥學未滿:最好的鳥類研究室就在你家的餐桌上》(2021,麥田)這兩本著作帶領讀者漫遊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文化脈絡說明為什麼雞是人類必需品、全球化最徹底的動物、以及世界上最會遷徙的鳥類。家雞是所有已馴化的動物中,最先完成基因定序的物種。英文裡甚至有些常用詞以雞來形容人類特質和情緒,譬如chicken out(臨陣退縮)、crow(自鳴得意)。
雞也是最早接受抗生素(又稱生長促進劑)的動物,科學家也最早在雞身上證實每日施用抗生素可以預防在密閉環境中飼養所引發的疾病。雞還是二戰後被改造最多的動物,以滿足人類不惜ㄧ切代價養活世界的目標。今天肉雞的屠宰體重是70年前的兩倍,但飼養時間只需要一半。雞肉從稀少昂貴,只有假日才享受的特殊餐點,變成美國人最常吃的肉,也是世界各地消費量增長最快的肉品。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